中醫方劑

煙管薊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Yān Guǎn Jì

【別名】大薊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煙管薊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rsium pendulum Fisch.ex DC. [C. falcatum Turcz.ex DC.]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地上部分, 秋後采根, 鮮用或切段曬乾。

【原形態】煙和薊 多年生草本, 高1-3m。 莖直立, 上部分枝, 被蛛絲狀毛。 基生葉和莖下部葉花期時凋萎, 葉片寬橢圓形, 長40-50cm, 寬約20cm, 先端尾尖, 基部漸狹成具翅的柄, 羽狀深裂, 裂片上側邊緣具長尖齒, 邊緣有刺, 莖中部葉狹橢圓形, 長15-25cm, 無柄, 稍抱莖或不抱莖, 莖上部葉漸小。 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 有時的于雙生, 有長或短梗, 下垂, 直徑3-5cm;總苞卵形;總苞片約8層, 條狀披針形, 外層短,

先端刺尖, 外反, 背部中肋帶紫色;全為和關花, 花冠紫色, 長1.7-2.2cm, 筒部絲狀, 比簷部長2-2.5倍。 瘦果長圓形, 長3-3.5mm, 稍扁;冠毛灰白色, 羽狀, 長達2.2cm。 花果期6-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河岸、草地、山坡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及甘肅等地。

【化學成份】含濱薊黃甙(cirsimarin)。

【性味】味甘;苦;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補虛。 主瘡腫;瘧疾;外傷出血;體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4.5-9g, 鮮品可用至30-60g;加酒煨服或鮮品搗汁。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