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Hónɡ Mǎ T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Nepal Pennywort
【別名】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錢、大葉止血草、水錢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錢薄荷、大葉止血蓮、紅石胡荽、大雷公藤、銅錢草、一串錢、大馬蹄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紅馬蹄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5-45cm。 莖匍匐, 斜上分枝, 節上生根。 單葉互生;葉柄長4-27cm;托葉膜質, 先端鈍圓或有淺裂;葉片膜質, 腎形, 長2-5cm, 寬3.5-6cm, 邊緣5-9淺裂, 裂片三角形, 有鈍鋸齒, 基部心形, 疏生短硬毛。 傘形花序數個簇生於莖端葉腋, 花序梗長0.5-2.5cm, 有柔毛;小傘形花序有花20-60, 常密集成球形的頭狀花序;花柄極短;小總苞片倒卵形;無萼齒;花瓣卵形;白色, 有時有紫紅色斑點;花柱幼時內鄭, 花後向外反曲。 雙懸果近圓形, 長1-1.2mm, 寬1.5-1.8mm, 基部心形, 兩側扁壓, 常有紫色斑點, 成熟後常呈黃褐色或紫黑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50-2000m的山坡、路旁、陰濕地、水溝和溪邊草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成團, 展開後長約15-30cm, 莖纖細柔軟而彎曲, 有分枝, 被疏毛, 節上生根。 單葉互生, 葉柄基部有葉鞘, 被毛;葉多皺縮, 完整葉呈圓腎形, 5-9掌狀淺裂, 裂片先端鈍, 基部心形, 邊緣有缺齒, 具掌狀葉脈, 兩面被紫色短硬毛。 質脆。 氣微, 味淡。
【性味】味苦;懷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瘀止血;解毒。 主感冒;咳嗽;痰中帶血;痢疾;泄瀉;痛經;月經不調;跌打傷腫;外傷出血;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或泡酒。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湯洗。
【注意】《重慶草藥》:孕婦禁用。
【各家論述】
1.《四川中藥志》:清肺熱, 散血熱。 治吐血, 跌打損傷及感冒咳嗽。
2.《重慶草藥》:除寒解表。 瘡口發癢者, 敷之去風熱止癢。 骨折脫臼者, 外包可接骨投榫。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