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蔬菜吃錯反傷身!三種蔬菜烹調時別加鹽!
蔬菜營養豐富, 有助預防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疾病。 然而, 有些菜如果吃法不當, 非但獲得不了蔬菜的營養好處, 反而可能對健康不利, 以下幾類最易被大家忽視。
茴香、芹菜和茼蒿鈉含量較高, 烹調時少放鹽。
按照我國食物成分表, 每100克茴香含186.3毫克鈉, 相當於含鹽量為0.47克/100克, 茼蒿鈉含量為161.3毫克/100克, 芹菜莖為159毫克/100克, 而冬瓜的含鈉量僅為1.8毫克/100克。 因此, 烹調茴香、芹菜和茼蒿時應該少放甚至不放鹽, 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尤其要謹慎。 各種蘿蔔、白菜、小白菜、圓白菜、油菜、菠菜等蔬菜的鈉含量為40~100毫克/100克, 屬於中高鈉蔬菜, 烹調時可適當少放鹽;生菜、油麥菜、菜花、西蘭花、莧菜、萵筍等鈉含量為10~40毫克/100克, 屬於低鈉蔬菜, 各種豆類、瓜類蔬菜等鈉含量在10毫克/100克以下, 是極低鈉蔬菜, 後兩種蔬菜烹調時可正常放鹽。
扁豆、蘆筍、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較高,
很多人認為蔬菜嘌呤含量低, 不會誘發痛風, 因而不需要限制。 蔬菜的嘌呤含量與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動物性食物相比, 總體來說確實要低一些, 但扁豆、蘆筍、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相對較高, 痛風急性發作期患者也要儘量避免吃, 緩解期減少進食次數和進食量。 痛風患者幾乎無需顧忌嘌呤含量的蔬菜包括:大白菜、圓白菜、娃娃菜等淺色葉菜;土豆、芋頭、紅薯、蘿蔔、胡蘿蔔等根莖類蔬菜;番茄、茄子、青椒等茄果類蔬菜;冬瓜、絲瓜、黃瓜、南瓜等瓜類蔬菜。
藕、荸薺、菱角、慈姑、山藥等澱粉含量高, 吃了要減少主食。
多數蔬菜熱量低, 但藕、荸薺、菱角、慈姑、各種薯類(土豆、紅薯、山藥、芋頭)等澱粉含量較高, 如果大量吃這類蔬菜的同時不減少主食,
莧菜、菠菜等草酸含量高, 馬齒莧、薺菜等野菜污染風險高, 香椿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高, 烹調前先焯一下。 攝入草酸過多會影響人體對鈣、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增加結石風險。 一般來說, 有點澀味的蔬菜, 如菠菜、莧菜、茭白等, 都含有較多的草酸。 馬齒莧、薺菜等野菜在田間地頭生長, 可能存在農藥殘留、被廢水廢氣污染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