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喝酒上臉能不能喝酒?上臉的人練酒量其實更危險

喝酒上臉的人練酒量更危險

很多人認為喝酒上臉是能喝酒的表現, 但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一喝酒就臉紅被稱為“亞洲紅臉症”, 有研究表明, 有這種症狀的人練酒量更危險。

一喝酒就臉紅的現象叫“亞洲紅臉症”, 約1/3黃種人存在這一現象。 喝酒上臉的人, 乙醛脫氫酶活性比正常人差, 導致乙醛無法進一步代謝成其他產物而堆積在體內, 出現血管擴張、臉紅、心跳加速等現象。 本來不勝酒力的人經過“鍛煉”, 喝酒易臉紅的人, 如刻意在飯局中鍛煉酒量, 對酒精耐受了, 會喝更多的酒, 導致體內積累更多乙醛, 會造成更大傷害。 所以, 放過喝酒上臉的人吧!

有的人說臉紅的人是因為體內缺乏解酒酶, 喝多了會酒精中毒;有的人說臉紅的人其實更能喝, 因為酒都散發出去了。 其實, 喝酒臉紅的人, 體內缺少乙醛脫氫酶。 缺少乙醛脫氫酶就無法將乙醛進行轉化,

而體內乙醛多了, 就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 從而導致臉紅。

喝酒上臉的人能不能喝酒

喝酒上臉最好是不要喝酒。

喝酒臉紅者體內富含乙醇脫氫酶, 會迅速大量的把乙醇變為乙醛, 但是這類人體內缺少乙醛脫氫酶, 乙醇的第二步代謝就會終止,

這樣, 體內大量的乙醛致使皮膚發紅, 這其實是一種中毒的表現, 而且乙醛致癌, 危害不小。

幾乎人體所有的代謝活動都需要酶的參與, 酒精代謝也不例外。 當身體攝入酒後, 酒精(乙醇)在胃部就已經開始逐步被吸收進入血液並在肝臟代謝。 酒精代謝首先經乙醇脫氫酶(ADH)催化轉化為乙醛,

進而在乙醛脫氫酶2(ALDH2)的幫助下轉化為乙酸。

乙醛脫氫酶在大多數西方人種中普遍存在, 而在東亞人種中卻有很多人體記憶體在這種酶的缺陷。 不少亞洲人喝酒之後立刻滿臉通紅甚至全身通紅, 有人稱之為“Asian F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