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孩子的一些“缺點”(1)
某些成年人看來是“壞習慣”的習慣, 其實從嬰幼兒智育發育的角度來看, 未必是件壞事。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樣的, 他們光著身子、哇哇大哭、不會說話、不會寫字。 可長大後 , 他們有的成了管理者、科學家, 有的卻成了民工、流浪漢。 這和孩子的智商沒有直接關係, 也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的家境, 後天的受教育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
英國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說:“家教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 第一次弄錯了, 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補救,
幼兒“拿東西”不算偷
案例一:蕾蕾今年上小學一年級, 最近老是鬱鬱寡歡的樣子, 不願意上學了, 也不和媽媽講和小朋友們的事情了。 經媽媽一再追問才知道, 蕾蕾在課堂上拿了鄰桌的PSP遊戲機, 被老師和同學們稱為“小偷”。
事實上8歲以下兒童尚未有分清自己和別人東西的能力, 由於意識不清, 出現“拿東西”情況很正常, 這是兒童生理發展水準決定的。 蕾蕾拿鄰桌同學的遊戲機, 可能只是出於好奇, 想拿著玩一下, 並沒有占為己有的意思。
保護孩子自尊心尤為重要。 比如老師應私下找孩子談話, 和孩子講道理, 引導孩子把東西還給失主, 並進行適當溝通, 不要與孩子的品德掛鉤;家長也要作心理輔導, 瞭解孩子拿別人東西的動機是什麼, 可通過減少孩子開支, 讓孩子自己用零花錢賠償等方法,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意識到這種行為的不正確性, 下次要避免等等。
啃手指甲是本能反應
案例二:嬌嬌已經四周歲了,
看到孩子啃手指甲, 很多家長不是無奈就是憤怒。 心理學家佛洛德將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 並指出吸吮是孩子的一種本能, 是孩子用嘴對手的一種探索行為, 說明孩子支配行動的能力達到了手、口動作相互協調的智力水準。 此外, 這一行為對穩定孩子的情緒有很大作用, 但如果3歲以上的孩子仍在吃手, 就得在身體發育或心理發展方面找原因了。
孩子體內缺少微量元素如鋅、鐵等, 會引起異食癖, 誘發吃手;壓力過大或缺乏安全感時, 可能通過吃手來降低焦慮,
家長如果強硬制止孩子吃手, 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 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 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家長可通過檢查微量元素、多陪伴孩子, 留意孩子心理需要, 瞭解吃手的動機, 幫助孩子進行糾正, 讓他與“吃手”說再見。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我們要學會接受孩子的獨特之處,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給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不要將孩子的特點看成缺點;多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 用心將孩子的特點變成特長, 做個快樂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