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每天梳頭100下可美發健腦?科學護腦記住這三招

小細節, 可養生, “梳頭百遍, 病少一半”就是民間流傳的養生小細節之一。 人們相信每天梳頭100下, 除了能美發之外還能健腦, 這是真的嗎?

“梳頭確實能刺激皮膚, 放松心情, 緩解焦慮, 適當梳梳沒問題!”不過, 神經醫學專家劉新通指出, 請勿將梳頭作為健腦之法, 最怕因此錯過真正的護腦知識。

說法1:多梳頭可美發?

解惑:小心刺激皮脂腺

除了光頭人士, 大多數人每天梳頭, 只是梳發次數有多有少。 養生保健愛好者多認為, “每天梳頭100下”并非準確數值, 只是表明“要多梳頭”。

不少美容欄目、時尚雜志有教“每天梳頭100下,

可美發”, 理由是梳頭可以幫助清理頭皮、發絲上的臟東西, 還能刺激頭皮, 讓頭部血液加快暢順地流通, 因此頭發能更健康地生長。

解惑專家指出, 梳頭可清潔、順發不假, 但過分強調這一點, 往往會導致梳頭者過度刮梳頭皮, 導致角質層過快、過多脫落, 反而損傷了頭部皮膚的屏障。

其次是多梳頭能刺激頭皮不假, 但最先受到刺激的是毛囊、皮脂腺, 刺激油脂分泌, 尤其是油性皮膚者, 更不建議過多梳頭。

此外, 頭部血管, 哪怕是毛細血管, 都在角質層、顆粒層、有棘層、基底層等下面, 在眾多角化細胞的保護下, 梳頭這一動作, 如非過度用力, 并不能真的刺激到它, 也就談不上促進血液加快流通而養發了。

說法2:多梳頭可健腦?

解惑:放松調節可以 但無法直接加速血液循環

健腦是除了美發之外, 人們對于“每天梳頭100下有益健康”的另一大期望, 不時有人引用《延壽書》的說法:“發多梳, 則明目去風……”

相信的人認為, 多梳頭, 刺激頭皮, 舒張血管, 可防治偏頭痛、血管性/神經性頭痛等;多梳頭, 可反復按摩、刺激頭皮, 促進顱內血管擴張, 加快頭部血液循環, 改善顱內供氧, 因此可延緩腦細胞老化、促進腦功能, 健腦又防衰;多梳頭, 可反復按摩、刺激末梢神經, 經過皮質傳遞, 還能調節腦神經功能等。

解惑專家指出, 正如上述所言, 血管沒有人們想當然的長得那么淺表, 梳頭刺激的是皮膚表層, 真的談不上直接加速血液循環, “進行了有氧運動, 心跳加速了, 血液循環才可能加快!”劉新通說。

不過, 并不是說梳頭沒用, 事實上, 梳頭確實能刺激到末梢神經, 就像身體其他部位癢了、緊繃了, 用手指揉搓、用梳子梳刮, 神經有感知, 也能止癢、放松一樣。 但這種放松、調節只是暫時的。

事實上, 中醫確實有按摩頭皮、鳴天鼓等按摩保健手法, 鳴天鼓: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外耳道, 兩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輕輕敲擊腦后枕骨, 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 手指緊按腦后枕骨不動, 再驟然抬離。 鳴天鼓確實容易讓人神清腦爽。

此外, 還有頭皮針治療法, 通過針灸刺激頭部特定部位, 是需要執業中醫師規范進行的有創療法。

科學護腦有三大招

神經科專家劉新通認為, 人們重視腦保健是好事, 多梳頭期望達到健腦效果,

在他看來, 一是預防腦卒中, 腦血管不堵塞也不出血;二是腦功能要好, 預防腦萎縮和功能退變。 “這兩點, 不是梳梳頭能做到, 需要真正科學護腦。 ”劉新通說。

第一招:避免腦損傷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房顫、吸煙、酗酒、超重或肥胖、熬夜、久坐不運動、睡眠紊亂、失眠、焦慮、抑郁等, 都算得上是“埋”在腦功能保障路上的“雷”, 臨床醫生甚至認為, 這些“雷”九成可以排除, 從而預防腦卒中, 也就拒絕腦損傷導致的功能障礙, 腦自然健康。

第二招:提倡適當保健護腦

飲食方面, 建議多樣化, 提倡清淡均衡的地中海飲食, 預防肥胖, 可延緩腦退化速度。

人體內B族維生素充足, 對神經細胞有好處, 可讓其能量充沛, 緩解憂慮、緊張;反之,

導致應對壓力的能力衰退, 甚至引發神經炎。 維生素B來源廣泛, 比如豆類、糙米、牛奶、家禽、瘦肉、蔬菜等。 長期抗生素治療者尤其要小心B族維生素缺乏。

海魚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食物, 可適當多吃, 當中的ω3~ω6營養素, 對腦認知能力有好處。

運動是除飲食之外的護腦保健辦法, 可活躍血管內皮功能, 增加血管保護因子, 經常運動者的腦卒中風險可比缺乏運動者低25%~30%。

第三招:定期做腦檢查

腦部疾病損害腦部功能,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可最大限度保障腦功能。 推薦做好基礎腦功能檢測, 有上述危險因素者, 盡量定期比如一年一次做腦血管、腦功能測試, 了解腦的認知能力、計算能力、反應能力等功能的異常變化, 及時治療處理。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