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寶寶可以複製媽媽心理
在我國, 人們習慣把懷孕稱作是“有喜”。 因為懷孕意味著妻子就要做媽媽了, 丈夫就要做爸爸了, 這當然是值得高興的喜事。 其實從健康保健的角度講, 把懷孕看作“喜事”也是提醒孕婦:應該保持心情愉快, 情緒樂觀, 避免不良情緒發生的影響, 即使遇到不痛快的事也不要苦惱發怒。
研究證明, 孕婦的情緒變化會導致生理功能、身體品質與健康狀況的改變, 而這些改變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 以孕婦發怒為例, 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者專門測量過, 孕婦發怒時血液中的激素水準會很快升高,
此外,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健康的“衛士”, 人在生病時, 白細胞特別是白細胞中的巨噬細胞便進入“戰鬥”狀態, 與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進行搏鬥。 孕婦發怒會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 體內的抵抗力減弱, 降低人體免疫功能。 這不僅對自身健康不利, 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而且孩子出生之後抵抗疾病的能力比正常孩子差。
還有些專家經過調查發現, 一些發生齶裂、兔唇等出生缺陷的嬰兒, 其母親在懷孕期間往往情緒不好。
性情暴躁、急躁、情緒波動大、敏感多疑的孕婦, 妊娠早期以及妊娠中期發生流產的要比正常孕婦高出3-5倍, 而且這些孕婦生的孩子比正常孕婦生的孩子體重明顯要輕一些, 分娩時出現難產者也多於心理正常的產婦。 因此, 孕婦在懷孕期間應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緒, 家庭要盡可能創造和諧、歡樂的生活氣氛, 夫妻之間要多交流、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