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你貧血了嗎?女性必知6大貧血癥狀

很多女性都會有貧血的癥狀, 但并不了解自己貧血的原因, 因此在治療上也不是很徹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貧血的種類。

1、營養不良性貧血

營養不良性貧血主要指體內嚴重缺鐵, 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2而引起的貧血。

病因:許多女性為了減肥過分控制飲食, 對肉類、雞蛋和牛奶不敢沾, 甚至連植物油也吃得少, 長期以青菜、蘿卜之類素食為伍, 從而導致貧血。

癥狀:病人除有頭暈、耳鳴、眼花、倦怠、頭發干枯脫落等一般貧血癥狀外, 還可伴發食欲不振、腹瀉、口瘡、舌炎等。

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 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 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肴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 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 紫菜頭、胡蘿卜、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 經常食用一些紅棗、紅糖等補血食物。

患有腸炎、潰瘍病應積極治療, 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

2、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 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病因: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 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 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

癥狀:與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癥狀差不多, 可通過檢測頭發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鑒別。

防治: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或10%枸檬酸鐵銨5-20毫升, 每日服3次。 同時還需同服維生素C100-200毫克, 每日3次, 以促進鐵的吸收。 貧血癥狀消失后, 為鞏固療效還需繼續服藥1-2個月。

3、失血性貧血

失血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 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由于外傷或疾病過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機制缺陷, 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貧血稱為急性失血性貧血。

病因:嚴重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崩),

宮外孕、前置胎盤或分娩時的各種婦產科大出血;支氣管擴張或肺腫瘤的大咯血;潰瘍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嘔血;各種手術外傷及外科手術時的出血等。

防治:應針對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輸血, 然后治療原發病。 重要的治療措施是迅速輸人全血、血漿、右旋糖酐和生理鹽水等, 以補充血量和搶救休克狀態。 有慢性出血史或原來鐵貯量已較低甚至已耗盡的患者, 在出血停止后1-2月開始給予口服鐵劑, 以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補足鐵貯量。

4、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系因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貧血。

病因:與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 如苯、砷、碘胺類、氯霉素藥物及放射線等。

一些器質性病變如結核病、肝腎疾病、白血病等, 常可并發再障。

癥狀:這種貧血病人除有一般貧血癥狀外, 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現象, 還有畏寒和發燒等癥狀。

防治:再生障礙的治療一般以中草藥為主, 也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 如療效不佳可改用藥物有苯丙酸諾龍、碳酸鋰、氧化鈷等, 以刺激造血功能, 對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 仍無效則考慮做脾切除, 術后繼續保守治療。 預防再障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有病情變化及早請醫生調治, 不要濫用消炎藥, 及時治療肝腎病、結核病等慢性病。

5、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系指紅細胞破壞加速, 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

病因:根據紅細胞壽命縮短的原因, 可分為紅細胞內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癥狀: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與溶血的緩急、程度和場所有關。

6、生理性貧血

由于正常人體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釋所引起的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病因:生理性貧血最常見于女性的妊娠期。 這是因為婦女妊娠期時,由于供應胎兒的需要,母體的血容量會比正常時增加約35%,其中血漿增加相對比紅細胞增加為多,血漿約增加1000毫升,紅細胞增加約500毫升,致使血液稀釋。

癥狀:心悸、氣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脹等,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貧血的孕婦還容易發生一種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疾病,在生寶寶的時候還可能出現產程延長和產后出血。

防治:生理性貧血主要是通過食物來改善。

這是因為婦女妊娠期時,由于供應胎兒的需要,母體的血容量會比正常時增加約35%,其中血漿增加相對比紅細胞增加為多,血漿約增加1000毫升,紅細胞增加約500毫升,致使血液稀釋。

癥狀:心悸、氣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脹等,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貧血的孕婦還容易發生一種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疾病,在生寶寶的時候還可能出現產程延長和產后出血。

防治:生理性貧血主要是通過食物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