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Pú Kuí Yè
【別名】蒲扇、敗扇、故蒲扇、敗蒲扇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蒲葵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剪下葉片, 切碎曬乾。
【原形態】蒲葵, 喬木, 高達20m。 葉闊腎狀扇形, 直徑達lm以上, 掌狀深裂至中部, 裂片線狀披針形, 基部闊4-4.5cm, 先端長漸尖, 2深裂, 其分裂部分下垂, 長達50cm;葉柄長達2m, 下部兩側有逆刺。 花序呈圓錐狀, 粗壯, 長約lm, 總梗上有6-7個佛焰苞, 約6個分枝花序, 長達35cm, 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個佛焰苞, 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 小花枝長10-20cm。 花小, 兩性, 黃綠色, 長約2mm;萼片3, 覆瓦狀排列;花冠約2倍長於花萼, 3裂幾達基部;雄蕊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栽於庭園或宅旁, 本種在廣東新會縣栽培較多。
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南部。
【性狀】性狀鑒別:完整乾燥葉大, 形如扇, 直徑可達lm以上, 掌狀深裂, 直達中部, 裂片條狀被針形, 寬約2cm, 至頂端漸尖, 深2裂, 分裂部分長達50cm, 下彎;具長葉柄, 可達lm余, 平凸狀, 下部邊緣有2列倒鉤刺。 氣微, 味淡。
【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止汗。 主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或煆存性研末, 3-6g。 外用:適量, 煆存性研末撒。
【各家論述】論蒲葵葉灰止血, 利小便功同蒲黃:張石頑:蒲灰止血、利小便,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