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臘肉對身體有什么壞處

臘肉是我們在生活中腌制最多的一種食品,這種食品主要的材料是豬肉,我們將豬肉用食鹽、五香粉等調料進行腌制后,在通過烘干晾曬的方法,就可以形成美味的臘肉,臘肉的保存時間是比較長的,但是臘肉是屬于腌制品,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吃太多會引起生癌癥的情況。

臘肉對身體有什么壞處

臘肉是用煙熏制的,里面會含有苯并芘這種致癌物質,如果長期食用有致癌的風險,但是偶爾吃一吃沒什么問題。

1、臘肉是很富含有營養價值的,當然臘肉有很多證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是導致高血脂的危害因素,當然臘肉脂肪是非常高的,研究證明100克臘肉中就有脂肪高達50%,而且膽固醇也是相當的高,臘肉制作是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嚴重的破壞了,所以使用臘肉哪些維生素含量是為0的,根本沒有!

2、當然長期使用臘肉攝入過多有可能會對血壓增加有影響,要注意高血壓的人不要食用過多的臘肉,否則有其害而無其利的一面,注重你的健康,注重你身邊人的健康。

3、不僅如此臘肉還是對血脂高的人吃臘肉是非常要注意的,大量進食油脂對其健康非常不利,當然不要選擇不吃油,那也是不可取的,要適當的選擇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菜油等,對降低壞膽固醇,提升好膽固醇也是很有幫助的,一天中不要使用套多的油來吃,控制一天20-25克就足夠了。

4、臘肉在生活中是大多人喜愛的,口感上也是很好的,不過臘肉是腌制類的食品,不能常吃,每頓都吃,這樣對于人體攝入的鹽的含量大大提升,對身體是有害的,臘肉中是富含有亞硝酸鹽的是致癌物質中重要的物質,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5、臘肉多為豬肉腌制而成,根據豬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里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膽固醇,而每百克肥豬肉更是含109毫克膽固醇。高含量的膽固醇會沉淀、聚集在膽汁中形成結石。此外,動物性脂肪不易為人體所吸收,過多食用臘肉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6、臘肉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說,特別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老人而言根本就是一個不合適的食品,是對老年人的一種危害,有害于胃與十二指腸潰爛的患者一定要禁食!對這些人群是有危害性的!

臘肉的好處

獨特口感,造就味蕾誘惑

腌制肉類常見的有:臘豬肉、臘牛肉、咸魚、火腿、風肉、板鴨等等。

臘肉本身具有一種很獨特的風味——不管是臘肉、臘雞還是臘魚,經過加工,就與原食物“肉”的風味完全不同了。比如,在四川,腌制臘肉除了放入沙姜、八角等大料外,還多會放花椒,顯出特色的花椒香味;在湖南,臘肉則多數用特定的樹枝熏制;江浙一帶,則可見到獨門醬料腌制的臘肉。因此,同是制作臘肉,卻有很多方法,風味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地方特色。

此外,用鹽腌制臘肉時,肉類的細胞(包括脂肪細胞)脫水,因此臘肉吃起來更爽脆,脂肪也顯得沒那么軟而膩。臘肉正是因這種獨特的風味,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高鹽腌制,抑制有害微生物

鮮肉易滋生有害微生物,這些生物大量繁殖,是造成食物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腌制食物之所以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是因為在腌漬過程中,無論用糖還是用鹽,都會使食品組織內部的水滲出,從而降低了食品組織內的水分活性,提高了結合水含量和滲透壓——正是在高滲透壓的影響下,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動受到了抑制。

一般來說,鹽液濃度在1%以下時,微生物的生理活動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6%——8%時,大腸桿菌、沙門菌和肉毒桿菌停止生長;超過10%時,大多數桿菌不再生長,但葡萄球菌在鹽濃度達20%時才能被殺死。所以,臘肉的確是很咸的。要吃臘肉,最好先用水泡上一段時間,或者先用水煮煮再加工。

口感不膩,脂肪顯著增加

雖然很多人喜歡吃臘肉,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最好不要常吃;不要被舌尖上體會到的美味,蒙蔽了我們的健康知識。

首先,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含鹽量約為2.1克,超過同等重量豬肉含鹽平均量的十幾倍,而人體每天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達到生理需要量了。長期大量進食臘肉,很容易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從而加重或導致血壓升高或波動。

其次,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達50%——雖然在臘肉制作過程中,鹽使細胞水分減少了,但絲毫沒有使脂肪流失,相反卻使脂肪的相對含量增加了。不僅如此,膽固醇也“濃縮了”——每100克臘肉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毫無疑問,這正是導致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

再次,臘肉在制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

臘肉原本只是湖南、四川一帶的特色食物,但隨著湘菜、川菜在全國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臘肉大軍”。然而,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對很多人,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實在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