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下肢骨的組成

下肢骨是對于人體比較重要骨骼部位,如果是這個骨骼部位出現問題就會牽連到其他的器官組織,因此人們還是應該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有許多的患者都是由于沒有護理好下肢骨的組織而引起了坐骨神經痛,若是由于這個因素所引起就會使得病情變得格外復雜,沒有辦法很好的去治療。

下肢帶骨即是 髖骨(hip bone),成對,是形狀不規則的 扁骨,由 髂骨、 坐骨和 恥骨組成。16歲以前由 髂骨、 坐骨及恥骨以 軟骨連結而組成,成年后軟骨骨化,三骨在 髖臼處互相愈合。 髖臼底部中央粗糙,無關節 軟骨附著,稱為 髖臼。窩的周圍骨面光滑,叫做 月狀面。 髖臼的前下部骨緣凹入叫髖臼切跡。髓骨下份的大孔,稱閉孔。 [1]

髂骨

髂骨(illum)位于 髖骨的后上部,分髂骨體和髂骨翼。 髂骨體位于髂骨的下部,參與構成 髖臼后上部。由體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 髂骨翼,翼的內面凹陷名髂窩,窩的下方以弓狀線(arcuate line)與髂骨體分界。弓狀線前端有髂恥隆起,髂窩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橫位的耳狀面。耳狀面了與 骶骨的同名關節面相關節。

髂骨翼的上緣叫 髂嵴。翼的前緣有上、下兩個 骨突,分別叫做 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緣也生有上、下兩 骨突,分別命名為 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 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均可在體表捫到,是重要的 骨性標志。 髂嵴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結節(嵴結節)。骼骨后緣有深陷的切跡,稱坐骨大切跡(greater sciatic notc h)。 [1]

坐骨

坐骨(ischium)位于 髖骨的后下部,分坐骨體及坐骨支。 坐骨體構成 髖臼的后下部。 坐骨體的后緣有三角形 骨突叫做坐骨棘。 坐骨棘與髂后下棘之間的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跡,坐骨棘下方的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跡。由體向下延續為坐骨上支,繼而轉折向前內方,叫做坐骨下支。 坐骨上、下支移行處骨面粗糙肥厚,稱 坐骨結節。 坐骨結節在活體容易捫到,是重要的 骨性標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