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判逆期怎么辦
小孩叛逆期大部分都是在兩歲左右才會發生,在出現叛逆期以后家長們對于自己寶寶的成長發育就需要更加用心,要更耐心的去教導他們,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得他們的情緒上面變得更加穩定,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藥物來緩解他們的情緒,但是必須要通過心理方面的調理才可以徹底改善。
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后,即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只要是父母要求的事情,孩子都會對著干。要不就說孩子淘氣呢,女孩子可能稍微好點。
第一個“叛逆期”可以說是父母最頭痛的時期,因為此時的孩子還小,耐著性子給他們講道理,他們根本不聽,或者聽了根本不去理會,無法用言語平息最后就只能“武力鎮壓”,最終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受到傷害。
孩子具有“自我意識萌芽,走向獨立的欲望滋長”這樣一個必然的發展階段,家長們應該清楚地看到這個階段對孩子成長帶來的積極意義,就可以從容些,更多的時候不會被激怒,轉而尋找多種應對的策略。
應對孩子的“叛逆期”,最不妥當的做法就是和孩子對抗。只有2歲大,剛剛脫離嬰兒期的孩子,遇到了來自父母強大的對抗,要么就會激發起他們在將來一直與父母對抗下去的動機,要么被父母的強權壓制后會讓孩子變得懦弱退縮,一旦遇到外力的阻擋就畏懼順從。而且將來孩子還很可能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壓抑自己的感情,變成表面乖巧、內心叛逆的雙重人格,當內心集聚了相當的反抗情緒后,一旦爆發則難以收拾。
另外,“聲東擊西”也不失為一種應付寶寶叛逆期的好方法,但有關原則的問題父母肯定不能讓步。如果正面沖突,則會換來寶寶大哭而且影響親子關系。最好的方法是引開孩子的注意力,從而走向正確的路線上。
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愿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