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全攻略:冬主收藏 重在養腎
導讀: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的來臨。古語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意思就是說,此時養生應注意一個“藏”字,重在“收藏”與“保暖”。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養。
四季養生網小編提示:在飲食上要“溫補”,多吃溫性食物,少辛增酸,預防疾病。同時,可早睡晚起勤曬太陽。
【防寒】 增衣保暖禦寒 勤曬太陽防感冒
臨近冬天,氣溫下降,不少市民已在這個時節感受到初冬的寒冷,許多人戴上圍巾,穿上秋冬衣服,抵禦寒風和低溫……昨天,記者從華東、仁濟、市中醫醫院等瞭解到,由於天氣變化,近期來院就診中風、老慢支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有所增多。華東醫院急診科主任趙澐告訴記者,每年立冬之初,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發期,尤其是早晚溫差變化較大時節,中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俗話說:“冬衣伸足臥,則一身俱暖”。這也就是說,在穿戴睡臥上,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適時增減衣物。如果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則易感冒。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也可能容易感冒、生病。
立冬過後,晝短夜長,日照減少。在民間有“冬陽貴如金”之說,冬天曬曬太陽,使人周身舒適,心曠神怡,是很好的保健良方。日光還可使皮膚組織受到溫熱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速,活躍細胞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組織營養狀況。因此,經常曬曬太陽,不僅能愉悅心情,還可幫助預防感冒等疾病。
【飲食】 溫補少辛增酸 首選羊肉燉蘿蔔
冬季寒氣逼人,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維持平衡。華東醫院中醫科主任潘永福分析說,冬季飲食要以“溫補”為主。立冬過後,在菜品上可首選羊肉燉蘿蔔,適當多吃點肉類。此外,龍眼、山藥、大棗等溫熱之品,可抵禦寒冷。除了三餐之外,還可適當補充一些中藥,比如:黃芪、黨參等,都是比較溫和的補陽藥材,可制湯等食用。
羊肉燉蘿蔔
每年冬季,很多女性總會經常感到手腳冰涼。對此,潘永福主任分析說,在冬季手腳冰涼的人群中,大約有70%至80%並非完全是因為陽氣不足,很多其實是迴圈不夠,血液流通較慢造成的。因此,專家建議可以多吃一些疏肝活血的食材,比如:黨參、紅棗等,但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只吃單一溫補之物,還要注意陰陽調和,最好是能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理飲食。
天寒之時,不少飲酒愛好者都喜歡小酌幾杯,以此抵禦寒冷。專家認為,喜歡飲酒的市民可以紅酒為宜,但切忌貪杯。對於血壓不是很高的人來說,可適當吃些人參。專家強調,冬季需要進補,在飲食上要注意“溫補”,少辛增酸,預防疾病,同時也要注意平衡。
【起居】早睡晚起“養藏” 鍛煉前注意熱身
立冬過後的起居調養要記住一個“藏”字。 “藏養”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人在冬天,應儘量早睡,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另外在精神方面,也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陽光快樂的心情。冬季萬物蕭索,加上陰天較多,人易心情不快,因此,要學會調整情緒。對於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應通過適當方式宣洩出來,保持心態平和。
充足的睡眠
冬季鍛煉必不可少,因為冬季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加熱量產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但是,由於冬季天氣寒冷,四肢較為僵硬,鍛煉前熱身非常重要,比如: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微微發熱後,再進行較大強度的健身運動。運動時衣著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尤其是運動後要及時加衣,避免著涼。運動還要應人而異。霧霾天早上氣溫偏低時,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外出,以防受寒後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冬主收藏 重在養腎:那麼冬季如何養腎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步履輕快,神思敏捷,腎氣虧損則陽氣虛弱,腰膝酸軟,易感風寒,生疾病等。冬季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肌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引發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對腎臟的保養是十分重要的。
冬主收藏 重在養腎
腎虛病症有陰虛、陽虛之分,對人體各個臟腑起滋補、潤澤作用的稱之為腎陰;對各個臟腑活動起溫煦、推動作用的稱之為腎陽。補腎應當針對腎陰、腎陽虛衰的不同,採用對症的相應方法進行。腎陰虛者,常見有肺熱、咽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苔偏紅等症狀,可選用海參、枸杞、甲魚、銀耳等進行滋補,腎陽虛者,常見有肢體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鳴、舌淡、體胖等症狀,則應選擇羊肉、鹿茸、補骨脂、肉蓯蓉、肉桂、益智仁等補之。
中醫學認為,肢體的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骨等組織的運動,皆由肝腎所支配,故有“腎主骨,骨為腎之餘”的說法,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筋健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從而達到強腎健體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冬季鍛煉還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年老體弱者,鍛煉出汗停止運動時,一定要及時穿上衣服,有條件者換去汗濕的內衣,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