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孩全麻對身體有什么危害

小孩全麻對身體是傷害不大的,因為麻醉藥只是麻醉神經,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疼痛,而且麻醉藥一般在手術后兩個小時左右就會完全消除,患者可以馬上停止服用,而且孩子是否需要全麻是需要根據病情來決定的,但是要注意孩子不能一年出現太多次的全身麻醉,會導致神經出現麻木的情況。

麻醉藥的作用僅僅是阻斷痛覺傳導,并不會對大腦產生明顯的作用。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要根據手術需要,不斷為接受手術者追加麻醉藥物。當手術結束時,麻醉藥也會馬上停止使用。全身麻醉的原理是阻斷痛覺向大腦的傳導,暫時抑制患兒的痛覺反射和意識傳導。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會會常規監血壓和心率表等基本生命體征來保證重要臟器的血供,出現差異,都會及時干預來糾正。最新的研究表明,無論局部麻醉還是全身麻醉,只要全麻手術過程中不存在重要臟器特別是腦缺氧的情況,一般就不會影響嬰幼兒的智力發育。

但近年的研究結果認為對于嬰幼兒仍處于神經系統的發育的高峰期,其神經系統具有較高的可塑性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因此若一年中長時或多次接受全身麻醉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近國外大樣本調查也證明了這種觀點,

顯然孩子僅僅因為接受一次全麻就會變笨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但是否意味著小兒的麻醉就沒有風險呢?答案是:肯定有風險,而且小兒麻醉風險比成人麻醉的風險性要更高。

低齡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的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善,身體代償功能較成人差,尤其是氧儲備較差,血液總量少,所以更容易發生麻醉意外。同時從解剖上來講,兒童一般頭大、脖子小、舌頭大等生理特點,決定了兒童呼吸道不容易通暢以及容易造成插管困難。兒童麻醉時管理難度也遠比成年人要大很多……上述情況導致了兒童麻醉風險比成年人要高很多。

兒童在手術過程中一旦出現嘔吐、舌后墜堵塞呼吸道、喉痙攣發生窒息、大出血、心搏驟停等情況,很容易使大腦缺氧造成腦細胞損害,但上述情況的發生與全麻使用的麻醉藥并沒有直接關系,是由于麻醉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操作才造成的。因此,手術中,醫生一定要仔細觀察患兒在手術中對藥物及手術的反應,一旦發現不適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以減少和避免麻醉意外的發生。

小孩接受全麻手術,對于患兒和患兒家屬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因此手術前一天,負責手術麻醉的麻醉最好到病房與患者、患者家屬認真溝通,了解患者情況、交代手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安撫家屬緊張的情緒,開導并鼓勵小孩配合醫生,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懼的心情,做一個勇敢的小孩。另一方面,患兒家屬要和麻醉師詳細講述患兒的既往病史、身體狀況,過敏史等以及最近有無感冒等信息,以便麻醉師結合各類檢查結果和手術類型,能夠最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藥物。最后患兒家屬一定要嚴格遵守麻醉醫生交代的諸如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項,千萬不要因為小孩餓了或渴了就心軟了,私自給小孩喂食,這種情況的危害遠遠大于全麻對小孩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