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一年級小孩上課不專心怎么辦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比較調皮的,很多孩子會出現上課不專心聽講,而且孩子會出現上課分心,所以我們應該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及耐心,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辨別能力,適當的給孩子處罰,讓他們了解到上課不專心的后果,但是要注意孩子經常上課不專心,有可能是小兒多動癥的情況。

其實,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除部分真正患有“多動癥”外,相當多的是由于缺少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聽講能力(也叫聽知覺能力)。聽講,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聽講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孩子能否聚精會神聽講的重要因素。人的聽知覺能力包括分辨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編序能力和聽說結合能力。如果你的孩子上課總走神,聽講能力差,那么可以嘗試著按以下方法訓練孩子的聽講能力。

訓練孩子的辨別能力。聽覺的辨別能力是指接受和辨別各種聲音的能力。小孩子聽覺分辨能力的低下會造成對相差不大的聲音產生混淆,進而影響聽課的效果。家長可以經常讓孩子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

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聽覺的理解能力是指孩子能辨別聲音和了解說話的能力。家長要多與孩子交談,多讓孩子接觸各種聲音,多充實與孩子生活相關的詞匯。比如,口頭布置任務讓孩子完成;對成語故事做判斷并回答問題等。

訓練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聽覺的記憶能力是指孩子能保持并復述所聽到的各種信息的能力,通過聽覺記憶能力的訓練,不但可以加強孩子聽覺的記憶力和聽知覺的廣度,減少孩子對較長的聽覺信息無法記全等情況的發生,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進行新老知識的聯系,產生聯想,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難度不同的語句,叫孩子認真地聽并讓孩子模仿表述出來,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

訓練孩子的編序能力。聽覺編序能力是指孩子能將過去聽覺所獲取的資料以正確而又詳細的先后順序回憶出來,以及將所獲取的聽覺信息加以組織使之有意義的能力。它對孩子將所學知識有系統地保留下來是非常有益的。通過讓孩子聽故事并復述出來、順背倒背數字等可以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訓練孩子的聽說結合能力在現實生活當中,聽和說總是密不可分的,不會聽講的孩子,說話時總是語無倫次的。聽與說的結合涉及到孩子對詞匯的聯想、推理、分析和判斷能力。家長可以通過訓練孩子學說同義詞、反義詞,聽音樂進行聯想,將句子補充完整,聽故事,自編故事的結局的形式來訓練孩子的聽說結合能力。

關鍵是個習慣問題,如果養成了不安心學習的毛病,想一下子要除掉不可能。得逐漸強化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鍛煉,強化孩子學習態度。

目前相當一部分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這在某種程度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的問題。家長與其把重點放在批評與嚴厲約束上,不如仔細分析確定“注意力分散”的具體原因,然后對癥下藥,給他們以幫助。

上課走神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不能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老師所講的知識未能進入孩子已有的知識結構。

這時應當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彌補上知識的空缺之后,他們能夠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能與老師進行溝通了,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長時間地集中在課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