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理衛生科看什么病的

心理衛生科是目前檢查人群比較多的一個場所,主要的患者是年輕的人群,由于存在的心理壓力或者生活壓力造成的。一般心理衛生科是檢查心理疾病、抑郁癥以及焦慮癥等,是關系到心理以及精神的檢查。心理健康是有一定的判斷標準的,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是屬于心理疾病的范疇,需要進行心理治療。

心理衛生科,主要是精神類疾病,抑郁癥,焦慮癥,自閉癥,戒斷綜合征。心理衛生科和精神衛生科是不同的科室。但是,二者有交叉。關系十分密切,二者分屬的學科不同。心理衛生科屬于心理學。而精神衛生科屬于醫學里的科室。二者工作的內容不同。心理衛生科主要是做心理咨詢、心理測驗的。而精神衛生科主要是治療精神疾病的。

達到的標準

心理衛生的目的是要達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沒有個標準?對這個復雜的問題心理學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還沒有個為大家公認的理想標準。為了使心理衛生有個大致的遵循,下面將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期羅(Maslow)和邁特爾曼(Mittelman)幾經修訂的十項標準列出,僅供參考。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做恰當的估計;

3. 生活目標、理想切合實際;

4. 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5. 能保持個性的完整和諧;

6. 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 適度的情緒發泄與控制;

9. 在不違背集體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 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況下能適當滿足個人基本需要。

按照上述十條標準一一嚴格對照,可以說很難找到一個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們只能說,講究心理衛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標準,不注意心理衛生的人就遠離上述標準。遠離上述標準,不僅人格異常,而且容易罹患種種心因性疾病。所以,為了心理健康,人人應當注意講究心理衛生。

原則

心理衛生的基本原則如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青年時代起,人的自我意識開始成熟起來,能夠進行自我估價、自我檢查與自我督促,并且也能正確評價他人的行為。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就能對社會、對人生有了正確的認識,就能科學地分析周圍發生的事情.保證心理反應的適度,防止心理反應的失常。

防止與克服心理沖突。主觀的要求與客觀的限制可能會引起強烈心理沖突或持續的心理沖突。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造成心理疾病。人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經常發生心理矛盾,但是要控制其強度不宜過猛,持續時間不要過長。有了心理沖突要設法正確解決,不能消極對待。

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一個人如果經常與集體隔離,不與人交往,容易養成孤獨的情緒,往往心情抑郁或孤芳自賞,影響心理健康。一個人經常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進行正常而友好的交往,可使人消除憂愁,心胸寬暢,心情振奮,精神愉快。

要有自知之明。耍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狀況。經常用心理健康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促進心理健康。辦事要根據自己的智力等情況量力而行,切不可設置經過努力而無法達到的目標,否則容易受到挫折,產生心理沖突,情緒不安,影響心理健康。

此外保持健康的身體,有規律生活,去掉不良嗜好,保持樂觀的情緒等都是心理衛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