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6種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病是一種可以遺傳的疾病,而且先天性心臟病的嚴重性是比較高的,需要在胎兒發育期間做好相關的檢查工作,一旦胎兒出生出現心臟病,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存活率。心臟病的種類是比較多的,有6種剛出生就可以發現的類型,大家可以分別來了解這幾種先天性心臟病的類型。
先天性心臟疾病是由于胎兒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法洛四聯癥、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各類先天性心臟病以室間隔缺損最多。其中潛伏青紫型心臟病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青紫型如法洛四聯癥和大動脈轉位。無青紫型如肺動脈瓣狹窄。
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
1、心衰:胸悶、心前區疼痛、心慌,特別在活動以后,這些癥狀更明顯。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心率每分鐘可達160—190次,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
2、紫紺: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眼結膜等處見皮膚粘膜青紫色。
3、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在紫紺出現的同時,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當吃奶或哭鬧后可發生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喪失、抽搐。
4、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癥:肢體末端慢性缺氧、代謝障礙、中毒性損傷。手指或足趾末端軟組織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指甲縱橫徑均過渡彎如鸚鵡嘴狀,這是慢性缺氧所致。
5、蹲踞:嬰幼兒期抱著時雙腿不伸直,而喜屈曲在大人的腹部,坐著時喜將腳抬到凳面上,站著時下肢保持彎曲的姿勢。年長兒走路時,常常因有腦缺氧感覺,走一段時間就蹲下來兩膝緊貼胸部休息片刻,醫學上稱為蹲踞現象。
6、其它:胸痛、暈厥、猝死。部分人有體循環方面的癥狀,例如排汗量異常,大大超出正常人的量。
先天性心臟病怎么治?
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實用于各種簡單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及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如:合并肺動脈高壓的先心病、法樂氏四聯征以及其他有紫紺現象的心臟病)。
介入治療: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及部分室間隔缺損不合并其他需手術矯正的畸形患兒可考慮行介入治療。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手術治療適用范圍較廣,能根治各種簡單、復雜先天性心臟病,但有一定的創傷,術后恢復時間較長,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積液等并發癥,還會留下手術疤痕影響美觀。而介入治療適用范圍較窄,價格較高,但無創傷,術后恢復快,無手術疤痕。
剛出生6種先天性心臟病能治愈嗎?先天性心臟病并不是絕癥,有很多家長擔心治愈不了,就放棄了,其實只要在最佳時間內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如果發現小朋友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要一拖再拖,最終錯過最佳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