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懷孕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男性疾病,這種疾病不會影響到男性的身體健康,但是會給男性帶來一定的生理壓力,需要采用醫療的方法進行緩解。腰椎間盤突出也可以發生女性身上,女生出現腰椎間盤突出是可以懷孕的,不會影響受孕情況,但是會增加孕婦的腰椎壓力,需要做好相關的排解。
一、女性腰椎間盤突出能不能懷孕呢
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以懷孕嗎?患有腰突的女性,大部分可以懷孕,腰椎間盤突出癥一般在30-50歲之間高發,然而伴隨著生活壓力增大、生活方式改變等大環境的改變,腰突也越來越年輕化,因此,“腰突發作年齡年輕化”和“懷孕年齡推遲”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導致一些女性在備孕時會遇上腰突這個問題。
除此以外,專家在臨床接診時發現,懷孕以后引起腰痛的患者,比例都接近百分之五十左右。沒有腰突的女性在懷孕后也會遭遇腰痛等困擾。分析其原因,有兩點:
第一,懷孕后因體重增加,加重了腰椎的負擔;胎兒位于脊柱前方,隨著胎兒的發育,腹部負荷逐漸增加,導致身體重心前移,同時會引起脊柱生理曲線的改變;
第二,到了孕晚期(懷孕9個月以后),隨著體內各種激素的改變,椎旁的韌帶、肌肉、關節同樣會變松弛,導致這些結構對椎間盤的保護能力降低。這也就是為何9個月的孕婦會出現腰痛的原因。
患有腰突的女性可以懷孕嗎?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骨科專家普遍認為對于一般的腰突患者,懷孕是可以的。如果是輕的情況,只要做足孕前準備工作即可。如果腰突癥狀比較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做腰背肌的鍛煉,等癥狀緩解之后,就能像正常女性一樣進行孕前準備。即使已經懷孕了,也沒關系,注意多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骨科專家也接診過很多產后因腰痛來就診的女性。所以在這里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坐月子要保護好腰椎。因為在這個階段,腰椎的韌帶、肌肉、關節還處于松弛狀態,這時最好佩戴束腰,多做收腹、腰背肌的鍛煉,要充分休息好,不要勞累,有腰突的產婦要多平躺,減少腰椎受力。
二、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1.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愈。其治療原理并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癥,從而緩解癥狀。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①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②癥狀較輕,休息后癥狀可自行緩解者;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絕對臥床休息初次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臥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后,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采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支持治療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并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5)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癥和粘連。一般采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后可再用一個療程。
(6)髓核化學溶解法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癥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2.經皮髓核切吸術/髓核激光氣化術
通過特殊器械在X線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絞碎吸出或激光氣化,從而減輕椎間盤內壓力達到緩解癥狀目的,適合于膨出或輕度突出的病人,不適合于合并側隱窩狹窄或者已有明顯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脫入椎管內者。
3.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癥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于強迫體位者;③合并馬尾神經受壓表現;④出現單根神經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狹窄者。
(2)手術方法經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突切除,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合并腰椎不穩、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
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