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胎兒顱后窩寬怎么補救

胎兒在做檢查的時候顯示出現顱后窩寬的情況也不要過于著急,這種現象也是能夠得到治療,特別是到了孕中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采取相應的治療,久而久之就能夠讓胎兒所出現的這種癥狀表現得到很好的緩解,避免讓胎兒的大腦當中再次出現腦積水的問題,讓大腦發育變得更加完全。

小腦延髓池是蛛網膜下腔在小腦與延髓之間形成的較大腔隙,位于小腦下方,脊髓后面的蛛網膜下的間隙內,其后方為顱骨。正常情況下,通常小腦延髓池深度(5±3)mm。正常胎兒在32周之前后顱窩池寬度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寬,33周之后隨孕周的增加而減少。

對妊娠20周以上的5400例孕婦行常規產前超聲檢查,發現胎兒顱后窩積液超過5 mm者110 例。每2~3 周動態觀察胎兒顱后窩積液的變化及其他異常情況,并對新生兒隨訪。胎兒顱后窩積液的發生率為2.0%,胎兒顱后窩積液于孕29~32周最易發現,且積液量最多;顱后窩積液量6~26 mm,平均(11±3) mm,其中10-14 mm者最多(占71.8%);顱后窩積液在

胎兒顱后窩積液可見于Dandy-Walker綜合癥、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和顱后窩蛛網膜囊腫。Dandy-Walker畸形常伴有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如胼胝體發育不良,小頭畸形、導水管狹窄等,另外約60%伴有顱外結構異常,15-45%合并染色體異常。特點為第四腦室囊性擴張,小腦蚓部發育不全及阻塞性腦積水。

其病因是第四腦室側孔及正中孔閉塞,使第四腦室擴張并充滿顱后窩。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可見于小腦半球發育不良、交通性腦積水及正常變異。小腦半球發育不良常是21三體的特征性表現。交通性腦積水是因為腦脊液的再吸收受損,使腦室和小腦延髓池的液體量豐富,并有逐漸增多趨勢,因而經B超作動態觀察甚為重要。稍有擴大的小腦延髓池可能為正常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