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棗散禁忌
猴棗散當中的成分就是猴棗,是可以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如果是寶寶們突然間出現發熱的情況,并且在采取物理降溫以后還沒有辦法完全根治的情況下就可以嘗試著采用猴棗散來服用,是會有退熱的熊愛國,不過這不是屬于保健類的藥物,是絕對不可以長時間的去服用這種藥物來治療。
猴棗散主要的藥是猴棗,猴棗即獼猴的膽囊結石,主要的功效是消痰鎮驚、清熱解毒。可以用于治療孩子高熱,但是猴棗散并非保健藥,如果長期服用,會有副作用。“猴棗散”在 1997 年被國家中藥管理局列入全國中醫急診科必備藥。在國內有文件規定,“猴棗散”只能在搶救時應用。
猴棗是獼猴膽囊內的結石,其性比牛黃還寒涼,不是一般病可以吃的,更不能經常吃。否則會損傷人體元氣,抑制小孩長高,影響身體發育。猴棗散主治中風痰厥而致的喘促昏仆,語言蹇澀、癲狂驚癇及小兒急驚,壯熱神昏,喘咳痰盛,四肢抽搐。臨床主要用于高熱、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有里熱癥狀者。一般的感冒不宜用此藥,更不能當保健品長期服用。
【藥品服法】用溫暖滾水開服。小提示:平時每周服1-2次,可保平安。這種藥也可溶解于牛奶、果汁稀飯內服用。
【服用藥量】口服,一歲至四歲一次0.15g,四歲以上一次0.3g,一日1~2次。
【毒性】猴棗散含馬兜鈴科植物細辛,有馬兜鈴酸,會對腎臟造成損傷,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兒童絕對不能服用此藥。
猴棗散是一個驗方。最早收集于《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由猴棗、羚羊角、礞石、麝香、硼砂、沉香、天竺黃、川貝等八味藥組成。功效為清熱、化痰、定驚、開竅。之后,配方增加到16味,增加了琥珀、全蝎、牛黃、珍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