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口腔潰瘍小妙招
哺乳期的時候若是出現口腔潰瘍的現象就會非常的害怕,也不敢去使用藥物來進行治療,否則會對自己的奶水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本就沒有辦法順利去度過哺乳期,讓寶寶無法吸吮到足夠營養物質的奶水,也會讓他們的成長發育變得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采取保守治療的方法來改善。
1、給藥途徑:母血中藥物峰值出現時間不同。如抗生素靜脈給藥后,母血中立即出現峰值。而口服則因藥而異。常需60 —120分鐘后出現峰值。乳汁中峰值一般比血漿中峰值晚出現30—120分鐘,其峰值一般不超過血漿中峰值。乳汁中藥物消散隨時間而減少,減少的速度慢于血漿中藥物消散的速度。
2、藥物的pH:母體血液pH為7.35—7.45,乳汁pH為6.35—7.30。實踐證明弱堿性藥物如紅霉素、林可霉素、異煙肼等易于通過血漿乳汁屏障,用藥后乳汁中藥物濃度可與血漿相同,甚至高于血漿。相反,弱酸性藥物如青霉素、磺胺類藥物,不易通過屏障,則乳汁中的藥物濃度常低于血漿中濃度。
3、脂溶性高低:脂溶性強的藥物常為非離子型,易于透過富于脂質的細胞,溶于母乳的脂肪中;脂溶性低的藥物即使是非離子型,也難以向乳汁中轉運。
4、血漿蛋白結合率: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后,難以通過生物膜。因此,游離型藥物濃度大小影響藥物向乳汁轉運,如蛋白結合率較高的磺胺類藥物,苯唑西林鈉等難以向乳汁轉運。
5、分子量:分子量
6、母體因素:乳汁中脂肪含量多,有利于脂溶性藥物向乳汁轉運。然而母體肝、腎功能不全,使藥物解毒和排泄功能降低,藥物可在血中蓄積。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在母體血中濃度可因母體肝腎功能不全而顯著提高,故乳汁轉運藥量也相對增多。
至于藥物對哺乳兒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藥物本身的性質。
有些藥物對寶寶是安全的,有的藥物卻會產生不良甚或非常嚴重的反應,如病理性黃疸、紫紺、耳聾、肝腎功能損害或嘔吐等,因此,哺乳媽咪一定要慎重使用藥物。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藥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喂奶,盡量使用不能通過乳汁的藥,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