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脾胃的作用有哪些

脾胃在中醫學說中是比較常見的,從西醫上來看,中醫中脾胃的作用是和西醫中是不一樣的,而且中醫中脾胃的功能非常多,在人體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身體中很多功能的運轉都可能會涉及到脾胃,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好調理和保養,那么脾胃的作用有哪些呢?詳情了解。

1.中醫稱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分別是:胃主受納,人們所吃的食物首先由胃來進行初步的消化;脾主運化,對食物進行精加工,主要是把胃受納的這些營養物質進一步地吸收、轉化,把食物里面的精華輸送到其他的五臟六腑。

2.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飲食物) 化為精微,并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運化水谷,即是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飲食入胃后,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實際上是在胃和小腸內進行的。但是,必須依賴于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化為精微。

3.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里關系。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后天之本”。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即可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可出現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反之,若飲食失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及脾的升清與運化,可出現腹脹泄瀉等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真脹。”這是對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證的病理及臨床表現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