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的聽診特點
房顫在出現后就不可以忽視掉,要及時的去醫院聽診,這是目前可以確診房顫最好的一種檢查項目,通過聽診就可以知道自己每分鐘心臟的跳動速度和狀況,知道心臟是否處在正常的狀態,一般患者在病情發作的時候心跳就會有所加快,甚至是還會出現心慌氣短的情況,這些都是比較常見。
房顫分類的定義沒有統一,按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指能在7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小于48小時;持續性房顫指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顫指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或在轉復后24小時內復發者。
按有無基礎心臟疾病分為病理性房顫(房顫同時伴有其他基礎心臟疾病)和特發性房顫(臨床檢查無基礎心臟疾病),特發性房顫往往發生在年齡較輕者,多數小于50歲,特發性房顫有時也稱孤立性房顫,約占房顫患者的6%~15%。
治療原則
房顫治療目的包括:(1)恢復竇性心律:是房顫治療的最佳結果。只有恢復竇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所以對于任何房顫病人均應該嘗試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于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藥物減慢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風:在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和中風的發生。
對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所致的房顫,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顫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持續存在。
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依然是房顫治療的重要方法,藥物能恢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預防血栓栓塞并發癥。
轉復竇性心律(正常節律)藥物:對于新發房顫因其在48小時內的自行復竇的比率很高(24小時內約60%),可先觀察,也可采用普羅帕酮(450mg~600mg)或氟卡胺(300mg)頓服的方法。房顫已經持續大于48小時而小于7天者,能用靜脈藥物轉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羅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達50%。房顫發作持續時間超過一周(持續性房顫)藥物轉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證實有效的藥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