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就得了痔瘡,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早上的時候,收到了朋友的“求救”短信:“薛兒,完了完了完了,我早上大便噴血了,血崩了,怎么辦?”聽語氣,應該是臉都嚇白了的那種。聽了她的描述,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可能是痔瘡,而且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內痔。我說:“你不用擔心,可能就是痔瘡導致的,去醫院檢查一下吧,讓醫生開一些止血的藥,避免出血太多了會貧血的。”
一個小時以后,她又發微信告訴我,確實是有痔瘡,屬于混合痔,也伴有內痔。醫生給她開了普濟痔瘡栓以及邁之靈口服藥,讓她每天堅持使用,使用一個星期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能緩解,但是不能治療,醫生還說建議她去手術。患有痔瘡真的就需要馬上手術嗎?相信這也是很多痔瘡患者疑惑的問題。
痔瘡,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疾病,普遍到可以用十男九痔來形容,女性也不要太得意,因為還有一句話,叫做:十女十痔。雖然很多女性目前是沒有痔瘡的,但是在懷孕以后很大一部分的女性會患上痔瘡,與孕期便秘和上火有直接的關系。
患有痔瘡與很多因素有關系,如果你經常性的便秘,突然有一天因為拉不出來而使勁了一下,就很可能會導致出現肛裂的情況,肛裂兩三天的時間可以再次愈合恢復,但是由于這個部位受到了創傷,所以會逐漸的形成血栓,也就出現了外痔。還有的人是由于經常便秘引起了內痔。當然痔瘡不單單是由于便秘導致的,還與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系,如果經常性的坐著或者站著,也會導致肛門的血液回流受阻,特別是柔軟的椅子,更容易形成痔瘡。平時總是習慣吃辛辣的食物的人,容易上火的人,也是導致出現痔瘡的主要人群。
痔瘡一般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還分為一期、二期和三期、四期,一般情況下,到了四期的時候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前三期的痔瘡對生活影響不是很大,需要平時多注意飲食和鍛煉就可以了,偶爾犯病的時候,用一些痔瘡膏或者栓劑就可以止血。四期的時候情況會比較嚴重,痔核會自己出來,也會經常出血,有分泌物,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所以是建議手術治療的。
患有輕度的痔瘡不要太擔心,也不用太尷尬,大街上拽出來10個人,七八個人都有的。平時多吃一些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飲水量充足,保證每天按時排便,糞便柔軟,基本是不會犯病的。
溫馨提示: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