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空洞傷口怎樣才能長肉

在生活中能夠引起外傷的原因多種多樣,當患者出現外傷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消毒處理,而且應該在工作的過程中小心一些,盡量避免外傷,有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空洞,這種情況是特別難愈合的,因為傷口比較深,愈合起來會比較慢,而且特別不容易長新肉,那么空洞傷口怎么樣才能長肉呢?

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

傷口愈合本身和傷口的深度、范圍以及傷口是否感染有密切關系。

傷口深度

從原理上看,淺的傷口容易愈合;傷口越深,愈合需要的時間越長。如果傷口淺,從結痂到傷口表面長出新皮膚,一般只需小一周時間;如果傷口深,一般需要兩周或者更長的時間。

傷口范圍

由于新皮膚是從傷口周圍開始生長的,傷口范圍越大,新皮膚完全覆蓋傷口的時間越長。

是否感染

傷口的表面是否感染也會很大的影響傷口愈合的速度。如果傷口表面有黃色液體滲出,或者傷口的周圍紅腫且伴隨疼痛感,是受感染的征兆。這種情況如果不使用抗菌藥物,傷口很難治愈。關于這一點,有親身體會。在還是學生時,腳部受到很嚴重的傷口,過了兩個多星期仍然沒有愈合。在口服抗菌藥物后,很快就痊愈了。

當傷口有液體滲出,周圍出現紅腫時,很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及時就醫

當傷口有液體滲出,周圍出現紅腫時,很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及時就醫

另外,除了上面三個原因外,患者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流不暢,會明顯地阻礙傷口愈合。糖尿病患者的腳部感受能力變弱,往往使他們感覺不到腳部的疼痛;而血流不暢導致傷口愈合更加困難,即使很小的傷口也可能迅速擴大,甚至有治療一年以上仍無法痊愈的情況。

傷口的處理方法

傷口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是: 每天用清潔劑清潔傷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涂抹合適的外用藥物,用紗布包扎好傷口;普通的外用藥物和凡士林作用相同,都可以保護傷口表面。普通外用藥物主要作用是保持傷口滋潤,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副作用。如果傷口感染,則需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外用藥物。

為了預防傷口感染,或傷口表面出現感染跡象時(有液體滲出、傷口周圍紅腫等癥狀),一般會使用口服消炎藥。但并不是所有的創傷都適合使用口服消炎藥。如果感覺自己傷口感染或傷口長期不愈合時,大家去皮膚科就診。

除以紗布和外用藥物外,現在,很多醫院也在使用醫用“創口敷料”——一種覆蓋在傷口表面,專門用于治療傷口的藥物。市場上銷售的邦迪(BAND-AID)就是這種類型的產品。雖然這種創口敷料適合燙傷以及傷口淺、表面受損不嚴重的傷口治療,但不適合摔傷、擦傷以及創口不干凈的傷口,因為完全的密封包扎有可能導致傷口感染。像這種情況,只需普通的治療方法:每天清洗傷口,更換涂抹了抗菌藥物的紗布。

怎樣加快愈合速度

無論是那種類型的傷口,都需要使用適當的治療方法盡快治愈。治愈的時間越晚,越有可能留下明顯的疤痕。另外,認真清洗傷口對于傷口愈合也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摔傷、擦傷等創口不干凈的傷口。針對這種類型的傷口,用流動的清水充分沖洗,然后再用清潔劑清洗。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傷口的清洗不重要,只需用紗布將傷口包扎好。實際上,這樣做有可能引起傷口感染,導致治愈困難并留下明顯的疤痕。

在實際治療中,外用抗菌劑不是每天必須使用,患者只是每天清洗傷口,就迅速痊愈的情況也很常見。常用的抗菌劑包括1%碘伏、0.25%乙酸、3%過氧化氫(雙氧水)和0.5%次氯酸鈉,除了過氧化氫,其他三種抗菌劑都對傷口愈合負面作用。現在的觀點認為,對于普通傷口,每天清水清洗, 保持傷口表面清潔,并除去附著在傷口表面的失去生命力的皮膚組織(稱為壞死組織), 同時使用凡士林軟膏, 有助于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