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睡姿對子宮恢復

生產之后,產婦一定要注重對子宮的恢復,這樣才不會給產婦的身體留下相關后遺癥與并發癥。正常產婦都需要一個月的坐月子時間才有助于身體的恢復,與此同時還需要注重睡姿,才能夠促進子宮的恢復。在生產完之后,產婦如果采取下面幾種睡姿,其實對自身子宮恢復大有裨益。

產后的正確睡姿

順產

自然分娩的媽媽在會陰部有切口,若切口在左側應當向右側睡,若切口在右側應向左側睡,這是為了防止切口受到壓迫,可以有效的幫助子宮近況恢復原樣,新媽媽可以其它睡姿交替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剖腹產

6小時前

新媽媽術后回到病房,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6個小時,因為在于大多數剖宮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頭偏向一側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去枕平臥則可以預防頭痛。

6小時后

6個小時以后,新媽媽可以墊上枕頭,并應該鼓勵進行翻身,以變換不同的體位,采取半臥位的姿勢較平臥更有好處,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產后睡姿可自由變換

新媽媽的睡姿不應有特別的規定,以經常地自由變換體位為佳,若身體無異常情況,在產后的第二天便可開始俯臥,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便于子宮恢復原來的前傾屈位,此外,新媽媽在月子里多做胸膝臥位,多做加強盆底肌肉彈性和縮肛運動,均有助于防止子宮向后傾倒。

產后長期平躺對子宮恢復不利

產后月子里的媽媽依然要側臥,因為平躺的話,超重的子宮會往后倒,而產后支持子宮位置的韌帶多軟弱無力,尚未恢復正常的張力,難以將沉重的子宮牽拉至前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宮就取后位的姿態復舊,導致后位子宮,輕度的后位子宮一般無癥狀,嚴重者卻會引起盆腔淤血,導致小腹疼痛、腰酸背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