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拉肚子怎么推拿

寶寶拉肚子的時候大部分家長們就會給他們去吃一些止瀉藥物,或者是其他的藥物,雖然說這些藥物都是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寶寶年齡比較小,身體各方面器官都沒有發育完善,在這個時候服用過多藥物是會引起副作用,還是應該要使用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比如說推拿,就有很好的效果。

相對成年人便秘,嬰幼兒最常見的則是秋季腹瀉。它是一種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多發生于6~12個月的嬰幼兒,4歲以后少見,發病時間多在9~12月份。

小兒秋季腹瀉經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起病急,常伴發熱和咳嗽、流涕。病初即有嘔吐,并排水樣便,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常伴有脫水和酸中毒。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3~8天,如及時治療大多可較快痊愈。

預防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家長應多加注意

嬰兒提倡母乳喂養,以減少腹瀉的發生;盡量避免與腹瀉嬰兒的接觸;嬰兒增加輔食應循序漸進,切忌同時加幾種輔食,或一種輔食增加過多,并注意食物新鮮;保持食具清潔,奶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后要洗凈,不要用不潔凈的手去摸拿,在奶嘴不通時,大人切勿用嘴去吸通,以防病從口入;加強戶外活動,增強嬰兒體質。

小兒慢性腹瀉常導致營養不良,進而引起死亡。全世界每年約有500萬兒童死于這種情況,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國北京地區小兒慢性腹瀉主要由沙門氏菌引起,并同時伴有腸道功能失調。急性菌痢轉為慢性菌痢者約占10%-15%,小兒慢性菌痢比成人少得多,急轉慢者在1%以下,小兒患慢性腹瀉時的診療方法是:

1、首先要進行細菌培養及大便常規檢查,弄清腹瀉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抗菌治療。

2、調整飲食。腹瀉患兒,大部分有雙糖酶水閏的下降。此時,如果禁食,可以減輕腹瀉但饑餓更加重營養不良;如不控制飲食,必加重腹瀉。此時需要有一個飲食調整階段,給患兒以“特殊飲食”,我們稱之為“飲食療法”。對大部分病兒,效果十分明顯。飲食的配制,主要采用脫脂奶、米湯及糕干粉。

加強全身及腸道局部抵抗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慢性腹瀉患兒的腸粘膜與大便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明顯下降,是腹瀉慢性化的原因。常采用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必要時輸新鮮血,并注意補充鈣、鉀及各種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