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假性足內翻

足內翻是許多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出現的情況,因為這樣的足內翻對于孩子的行走會有很大的影響。在足內翻的情況里面,也會含有假性足內翻的,所以這是需要進行判別的,如果家長們擔心判別錯誤的話,可以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避免出現錯誤診斷的情況。

導致嬰兒雙足內翻的原因

遺傳因素

臨床資料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足內翻的發病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遺傳方式均不清楚,易感基因尚未確定。父母罹患其子女發病風險超過30%,先天性足內翻畸形的患者其同胞患病幾率增加30倍。近親中發病危險率顯著增高,這說明患病率至少部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外源性致畸因素

除遺傳外,外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誘因”。如果孕前和孕早期受到不良環境影響,如藥物、環境激素污染,都可能導致胚胎分裂異常。現代人正不可避免地暴露在環境污染中,在已知的環境激素污染中,有農藥、樹脂增塑劑、洗滌劑、二惡英類和重金屬類化合物等70多種,它們侵入人體的途徑包括飲食、空氣吸入和皮膚接觸。目前,已發現因環境污染引起胎兒生長發育不良、生殖相關疾病呈上升趨勢。還有一個重要的外源性因素是母親孕期吸煙,已有很多報道證實了孕期吸煙與足內翻的相關性。

宮內發育阻滯

有人認為足內翻畸形是由于宮外壓迫和羊水過少而導致胎兒的足被擠壓在足內翻的固定位置引起的。

其他

一些其他因素如神經肌肉發育異常、血管發育異常、骨骼發育異常等引起胎兒足內翻都有報道,但這些因素到底是因還是果尚未明確。

嬰幼兒足內翻的治療方法

1、1歲以內的嬰兒,哺乳時,由母親及一名助手共同協助進行手扳法矯正,嬰兒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兒膝關節,操作者一手握患兒踝關節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輕柔,免致骨傷,矯正適度即可。畸形矯正后用柔軟繃帶,由足內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纏繞,固定足于矯正位,嚴密觀察,切莫過緊,以免影響足部血運,若是畸形矯正顯著改善,腳的外展背伸彈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換足托持續維持矯正位,這種方法應持續到患兒滿1周歲后,一般療效滿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矯正,也可使痙攣的軟組織變得松弛,為進一步治療奠定良好基礎。

2、1—3歲,分期手法矯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兒仰臥屈膝15度,或俯臥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關節及小腿。術者一手托足跟,矯正足跟內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時矯正下垂內翻內收畸形,在足矯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關節,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1—2歲,每2周更換1次,2—3歲,每月更換1次。術后注意石膏壓迫,患兒哭鬧不安。即刻去醫院檢查,在容易受壓的骨質突出部位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