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惠州有什么小吃

惠州當地擁有的小吃是比較多的,有湖州補天穿以及阿嫲叫、艾粄等,這些小吃是融入惠州當地人民的美食智慧,所以有去惠州的朋友,可以去嘗試當地的美食。惠州的小吃主要是以阿嫲叫為主,這種小吃是以白蘿卜絲、蝦米以及肉粒進行制作的,食物制作出來是油膩噴香可口,是非常適合下飯的。

1.惠州補天穿:正月二十,是惠州的補天穿節。這一天,人們在大門兩旁掛起蒜菜,然后做樹鋪粄,放置露天祭拜上蒼后,又將部分薄餅扔到屋頂,剩余的家人聚而食之,謂之“補天”。補天穿的煎餅, 把糯米粉加水調勻,在鐵鍋上做成煎餅狀,越大越好,越大就越能補天。然后在煎餅上抹上花生、芝麻、白糖做成的甜餡料,也可抹上肉絲、蝦米、蘿卜絲、蔥、蒜等咸餡,卷起來吃,就象卷起的床鋪,故惠州話又稱之為“樹鋪卷”。甜餡的樹鋪粄吃起來軟糯香甜,咸餡的樹鋪粄吃起來糯而不膩,還帶著蘿卜的清香。

2.阿嫲叫:阿嬤叫為惠州傳統風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區小巷口,常見簡單的爐灶支起油鍋,以白蘿卜絲、蝦米、肉粒,和以調好味料的面粉漿,用小網簍舀放進沸油鍋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狀,外酥內軟,有蘿卜的清香而不油膩,噴香可口。相傳這種風味的起名與老太太有關,惠州人稱祖母為“阿嬤”。當年,惠州剛出現阿嬤叫時,油炸香味濃郁,連掉光牙齒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過來,因此便起名“阿嬤叫”。

3.艾粄(角):“過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這是惠州特有的過冬習俗,民間俗話稱為“角仔”。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制作“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開水煮后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絨狀,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咸、甜各料做餡包成角狀。惠州過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咸料,傳統用料多為蘿卜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4.蘿卜粄:是流行于惠陽地區的一種客家小吃,是冬至的必吃的應節小吃。以蘿卜絲作為主餡,輔以蝦米、肉末等材料,以糯米包裹,通過水煮或油煎等形式煮熟,使得鮮甜的蘿卜與其他餡料相互滲透,口感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