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安徽績溪小吃

安徽績溪的美食特產有績溪撻粿、水餡包、績溪澆頭面以及績溪炒米飯等,這些小吃比較出名的就是績溪撻粿,這些小吃是歷史很悠久的,而且制作方法是比較麻煩的,融入了績溪人民的美食智慧,我們需要將面團制作和好,然后在將撻粿放進鍋里面進行烙熟就可以食用了,大家可以學習撻粿的做法。

一、績溪撻粿:

“中國的披薩餅”。唯一和披薩餅不同的是它是內有菜餡且皮薄,而披薩餅是外有菜餡且餅厚。它的制作很簡單,和面搟皮,包裹餡料,拓成圓形,置鍋中烙熟即成。風味撻馃因餡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干菜、鮮菜均可作餡料包入其中,常見的有香椿、蘿卜絲、黃豆粉,入口芳香、硬軟適中,獨具地方特色。早在唐代時期,徽州人遠行就會帶上撻粿作為干糧,至明清時期,撻粿更是成為徽州人必備的食品,無論是外出經商、求學、上山下田甚至是平日里的早餐,都是績溪人的首選。

二、水餡包:

績溪的水餡包是豐富多彩的徽州菜肴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奇特的來歷,好看的式樣,特別的味道在徽州小吃中享有盛名。是徽州小吃中特有風味的佳肴,又是績溪一些地方逢年過節、招待貴賓的吉慶餐。不但品種繁多,而且與徽商和徽州女人緊密相連。一只只半圓形包子表達著留守在徽州婦人期盼在外經商的早日歸來團圓;包子上那一道道皺褶寫明了徽州女人思夫,念夫縝密的情思;包內細膩多樣的餡也包涵了留守婦豐富的感情。

第三名:績溪澆頭面

績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鄉味道的小吃,制作簡單,所謂的澆頭是用筍干及自制豆腐干,肉絲等主材料事先做好的一種“高檔調料品”,在加一點點獨家“秘制”的辣椒醬,美味可口。在績溪,每逢春節,無論大人或是小孩,新年的第一天必定會吃三道茶(清茶、甜茶(銀耳蓮子羹)、元寶茶 (茶葉蛋)),大多市民都不喜甜,而這橋頭面則取代了其中的甜茶;同時在無論男女老少在生日之日,家里的長輩們也會在壽星起床后為其煮一碗面條,寓意長壽之意。

第四名:點心

所謂點心,就是指點點愛意,盡在心里的意思啦。這與當地廣泛流傳“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歌謠有關。在古代,年輕男子十三四歲的就外出經商“打工”,賢惠、內向的母親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抒發情感,她們把調好的餡放進方形面皮內,面皮互相對折,然后兩頭往中心合攏粘合,形同孩子們遠行時背的包袱讓在外的孩子別忘了自己此行的抱負,遠方的家鄉,還有家人的期盼與等待。

第五名:績溪炒米粉

績溪炒米粉,它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叫“燜粉”,它的的原料以糯、秈兩種稻米按一定比例,加茴香等用柴火炒至適當火候,再以石磨手工磨成細小顆粒。燒制時先將水燒開,放入事先備好的茶干丁、肉丁、熟豬油、鹽、味精等調料,再將米粉置鍋內,要順向邊撒邊攪,然后用溫火燉燜至軟硬適度,燒熟時可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