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糖尿病和年輕人無關!青壯年得糖尿病,可能“短命”15年
被稱為人體健康“隱形殺手”的糖尿病,已經位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后,成為威脅人體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很多人認為,糖尿病屬于老年病和年輕人扯不上關系,其實不然,有調查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竟然高達11.6%!
年輕人得糖尿病,代價更高!
在快節奏、高熱量的現代飲食狀態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日趨增多,而且越來越年輕化。之前,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現在,它已經非常的平民化,相信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會多多少少存在著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于,一旦發現就需要終身服藥,同時,還會伴隨有各種可怕的并發癥。如果用人的性格比喻糖尿病的話,那就是“囂張”。一旦控制不好,糖尿病不僅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頻發,還會因為全身免疫力低下致使全身感染。有研究指出,對于相同年齡的年輕人來說,患有糖尿病的人會比沒有糖尿病的少活大概11年;而一旦糖尿病合并腎臟病,健康代價則更大,患者平均會折損大約15年的壽命。
為什么糖尿病會造成全身傷害?
糖尿病可以說是“百病之源”,雖然它本身不疼不癢,但是,對全身個器官的損害極大。當你自身的血糖很高的時候,全身大小血管就會處于發炎狀態。如果您恰恰屬于“三高人群”的范疇,那么,你的全身就很可能會處于不斷發炎、受傷、修護的狀態。
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血管越來越容易阻塞,極易發生一些惡性疾病。同時,對于腎臟、眼睛、心腦血管、神經系統、代謝等各個方面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不可逆傷害。
大量的是研究證實,對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來說,通過飲食的調整以及藥物干預,能夠將繼續發展為糖尿病的概率降低一半。一旦確定為糖尿病早期或者糖尿病患者,就要及時治療。而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極易發生在這些人身上:40歲以上、超重肥胖、經常靜坐、高血壓、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者的一級親屬、有巨大兒生產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糖調節受損史等。
預防糖尿病要做到“早知早防早治”。
糖尿病這個“甜蜜的敵人”,并非不可逆。通過早期干預,前五年的糖尿病患者是有機會變回正常人的。預防糖尿病,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適當運動。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的人,普遍血液循環較好,而胰島素的濃度相對也較高。飯后二十分鐘的舒緩運動能讓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同時,因為血液中免疫細胞的新陳代謝加快,也能促進其免疫效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控制身材。胖人容易血糖高,因為過大的體重基數會讓胰島素相對不足。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圍之內,會讓人體的各種細胞重新煥發生機,同時促進免疫力提高,相關疾病也會相應的減少。
遠離“湯”“糖”“躺”“燙”。
湯入胃之后,半小時就可到達小腸,無需消化就能被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堆積容易造成肥胖。糖攝入過多,會轉化為脂肪,促使人體發胖。而喜歡躺著的人,多不喜動,其結果也是肥胖。而過燙的食物會使人體的腸壁血管擴張,刺激食欲,致人肥胖。
定期檢查身體。
要定期進行血液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方面的檢查。選擇醫療院所后,要了解完整的糖尿病診療流程,除了檢測血糖,還應該包括體重、腰圍、血壓、抽血檢查膽固醇和腎功能,飲食習慣和眼底檢查等。通過飲食、運動、生活作息,搭配適合的藥物,在短期內將血糖、血壓、血脂以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