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武威小吃有哪些

武威這種地方主要是生產小麥為主,所以這個地方的美食自然是以面食為主,面食在人們的手中可以發揮出無盡的光彩。武威的小吃主要是高莊饅頭、肉夾子以及山藥米拌湯等,這些小吃都是利用了當地獨特的糧食來制作的,所以麥香是比較重的,而且口感是非常高的,適合每一個年齡段的人。

1、高莊饅頭

高莊饅頭(甜水饅頭),是用麩酵配以優質精粉揉成發面蒸制而成,是涼州的優秀傳統食品之一。其制作一般要經過和面、發酵、再多次和面成形、上籠蒸制等工序,發酵時需多次摻入精細面粉揉勻,蒸鍋時蒸籠不得漏氣,蒸出的涼州 “食 ”文 化饅頭白、暄、香,外形天圓地方,品味綿軟可口,無堿味,且入口即化,極適宜老幼食用。

2、肉夾子

俗稱肉夾子的涼州臘肉夾饃(饅頭),最早始于明代,被譽為現在涼州的“三明治”。制作時選用新鮮豬肉和傳統臘汁,配以花椒、大香、鮮姜、胡椒、八角茴香、肉桂等傳統燉肉佐料,經過獨特的烹調工藝煮成臘肉,內質香而不沖、肥而不膩、熟而不爛,肉色金黃。用快刀將高莊饅頭切成薄片,臘肉切成肉片,豬肚切成肉絲,把肉片、肚絲夾入高莊饅頭,形成六夾或八夾。不論春夏秋冬食之,都很適口。

3、山藥米拌湯

山藥米拌湯是用涼州小米與洋芋(我們稱山藥)做成。制作時,將小米淘洗干凈,下入砂鍋,用旺火熬煮至涼州 “食 ”文 化八成熟,再把去皮洗凈的洋芋切成方塊投入,并撒入少許干面粉或淀粉打成糊狀兌入,用勺使勁攪勻,調鹽即成。食前可熗少許清油、蔥花。特點是味淡色亮,清香可口。有“要吃涼州飯,山藥米拌湯”之俗語。

4、米湯油馓子

米湯油馓子是涼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狀兌入,加入適量碘鹽;食前熗清油、蔥花、花椒粉即成。特點是味咸色黃,入口綿細香甜。進食時將炸好的油馓子撅成小段,泡入扁豆米湯中,再加少量白糖。這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風味美食~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或醉酒后,食用米湯油馓子既可降低體溫,又可調解飲食口味。

5、三套車

“三套車”: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在河西走廊聞名遐邇。無論外地游人還是本地人均愛食用,經濟實惠。走進城區北關市場和其它一些市場,當一碗行面、一盤臘肉、一杯圓棗茯茶映入你的眼簾,就會使你產生一種較強烈的食欲。“三套車”極適宜老幼食用,被稱為涼州快餐。

6、涼州涼粉

涼州涼粉別具風味。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期已有“細索涼粉”應市,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涼州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制作考究,用料獨特,既能“充饑”,也可“下菜”。一般常見的有豌豆制成的白涼粉,蕎麥制成的褐涼粉,扁豆、黃豆、蠶豆制成的黃涼粉,綠豆制成的綠豆粉,沙米制作的沙米粉,洋芋淀粉制成的洋芋粉等。白的透亮似白玉,黃的像蛋黃,黑的青如烏色。白涼粉尤為討人喜愛,它晶瑩透明,手托一寸厚的塊子,隔粉能看見指紋。食時可切成薄片細條,或一寸見方的大丁,有的還用旋子旋成面條狀,加入調料醬油、醋汁、蒜泥、芝麻醬、油潑辣椒、芥茉等。喜歡抖點味精、花椒粉,拌點香菜或嫩芹菜也可享用。看上去白紅帶油光,誘人食欲大增,吃起來咸、酸、辣、鮮,五味俱全。

7、撥魚子

撥魚子:制作時舀一碗面粉,倒進涼水,攪拌成軟溜溜的一團。使一根竹筷,順碗沿一蹭、一旋,就撥出一條“魚”,反復多次,水沸“魚”亂游。可以撈出配以菜、鹵吃,也可連湯吃。做一頓飯只需用一付碗筷一頂鍋,我們把它稱為“光棍飯”。在涼州市場上,于家撥魚子當占上風,給涼州百味小吃增添了一份獨特之味。

8、武威大月餅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涼州有句俗話說“五月端五穿出來,八月十五端出來”。其實端出來的就是中秋大月餅。涼州月餅,具有數十層各色花紋,且十分漂亮,其最大特點是“大”。除大月餅外,還有小月餅和各種動物形狀的餅。相傳,古時為反抗壓迫,爭取自由,每逢中秋時節,走親串友,為攜帶書信方便,在月餅中夾帶紙條,以示通告,如今以示紀念。大的月餅,足有十來公斤,像小汽車輪子似的,每逢中秋節,女婿攜妻帶子去丈母娘家,大多左手提著大月餅,右手提著涼州酒。

9、攪團

攪團可以說是我們武威人心心念念想的美食了。攪團要360攪。做攪團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搟面杖,把面粉均勻地倒入開水鍋里,同時不停地攪拌,攪至沒有干面粉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開水,用搟面杖劃成一團一團的,待燒開冒泡時,用力攪拌,直至均勻無小顆粒。第二次注入開水加熱,待熟后,最后一次攪勻,一鍋攪團就做成了。重點來了,攪團要想好吃,那必須跟蒜和辣椒拌在一起,蒜搗成蒜泥,拿熟油一嗆,辣椒粉撒芝麻,同樣拿熟油嗆,那味道簡直涼州一絕!

10、面皮子

在中國人的食俗口味上,歷來有“東咸西酸”之說, 西北人 以素食酸味而著稱。 武威 面皮子既重用醋,又突出香辣,甚至后者更為明顯,這是其不同于別處的面皮子(或稱“釀皮子”)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