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喂養技巧,幾個技巧助你喂養成功
寶寶喂養是一個口邊話題,母乳喂養也好,配方奶粉喂養也好,到了寶寶6個月后,都需要增加輔食,輔食喂養就成了關鍵問題,也是一個科學問題,必須面對的問題,家長不知道該鈣寶寶如何添加輔食,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1)把握時機。寶寶長到6個月大小,不論是母乳還是牛奶喂養,營養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需要補充輔食,而肉食就是輔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添加肝泥,因肝泥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可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抗病能力,收到預防感冒的效果。寶寶長到7個月8個月以后,牙齒開始萌出,胃腸道也適應了添加的食物,可逐漸由肝泥過渡到肝末兒、肉末兒。1歲左右就能吃碎肉丁了。至于魚肉,人工喂養者生后2個月3個月就可以品鮮美的魚湯,母乳喂養兒可在4個月-6個月以后添加魚蝦肉少許。原則是根據年齡和胄口調整,起初少給一點,或僅讓寶寶品嘗下味道,觀察3天-5天,若無過敏或不適,再繼續增量或添加其他種類。
2)搭配蔬菜。蔬菜不僅可以補償肉食的缺陷(如肉食缺乏維生素C這恰是蔬菜的強項),而且含有特殊成分可促進肉食中蛋白質的吸收,提升肉食的營養價值。研究資料顯示,肉食搭配蔬菜,其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87%,比單純吃肉高出20%。
3)湯肉并舉。一些家長鐘情于湯,認為湯薈萃了肉的全部精華,又容易消化,湯里的肉塊則如同藥渣一般沒味了,而且又硬,擔心損傷寶寶稚嫩的牙齒。于是想出一條“捷徑”:只喝湯不吃肉。其實不妥,肉類經過水煮之后,只有少部分氨基酸(5%左右)脫離蛋白質溶于湯中,使湯的味道變得鮮美,其余大部分養分(95%)仍滯留于肉塊中,如果只喝湯不吃肉,無異于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導致孩子蛋白質攝取不足。另外,喝湯不吃肉還可能引起其他營養物質吸收減少,比如鋅元素。由于鋅是以蛋白質結合的形式存在于肉品中,故不能直接溶解在湯內。因此,只喝湯等于白白丟失了肉食中的鋅。總之,除非寶寶出現了消化功能異常,切不可以湯代肉,應該湯肉并舉,以保證蛋白質與鋅元素等養分的足量獲取。
4)限量喂養。肉食雖好也要適可而止,何況肉食屬于高熱量食物,經常地過量食用肉食,可能會使寶寶因熱量攝入過多而肥胖,為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隱患,而且肉食可導致大腦反應遲鈍,降低智商。兒童營養專家建議,寶寶每天的肉食量掌握在20克30克足矣。
5)選擇新鮮無污染的肉食,盡量采用水煮、烤、鹵、蒸等用油少的烹調方式,務必煮熟燒透,待肉色全部變白不留紅色為止,以確保寶寶進食安全。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