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腿長短不一樣
現在家長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寶寶的身體發育,經常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發育情況不一樣,每個孩子的身體在發育方面多少都會有一些差距,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同樣的,但是當發現寶寶的腿長短不同的時候,要看是不是腿紋不對稱,其中也不排除是由于寶寶身上的肉肉太多,所以看起來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可是,寶寶的腿部的“褶子”不對稱,真的沒關系嗎?”
什么是腿部的“褶子不對稱”?
腿部的褶子,在醫學上稱之為“腿紋”。腿紋不對稱,其實是指寶寶兩條腿上的褶子數量不同(比如一條腿上有四條褶子,另一條腿上有三條褶子)或位置不對稱(比如一條腿的褶子偏上,而一條腿的褶子偏下)。
腿紋不對稱意味什么?
其實造成腿紋不對稱的原因并不只有一個,但其中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導致腿紋不對稱,應當引起父母們的格外關注。先來看看腿紋不對稱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寶寶可能太胖了!
沒錯,真的可能是因為寶寶太胖了,胖到腿上的褶子都沒辦法對稱形成……
不伴髖關節發育異常的生理性不對稱
其實這一點倒是沒什么事啦,就僅僅是寶寶的兩條腿不樂意長對稱的褶子,僅僅是生理性的不對稱。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父母們需要關注的,是這個原因。發育型髖關節脫位,簡稱為DDH,雖然它的發病率在1‰左右,但是據數據顯示,如果發現寶寶腿紋不對稱,十個寶寶中就有一個寶寶患有DDH。所以,當寶寶腿紋不對稱時,父母們應當盡快給寶寶做檢查,以確認是否存在DDH的可能。
什么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兒童骨科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在1‰左右,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左側約為右側的2倍,雙側約占35%。DDH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
在嬰幼兒時期,DDH無任何癥狀,很不易被人發現。到了青少年時期或成人,會出現疼痛,嚴重者會出現走路一瘸一拐,兩條腿長度不一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