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的功效與作用
梅菜不僅是可以做非常多的菜肴,讓人們感覺到這道菜肴當中的味道都會因此變得更加豐富一些,而且梅菜當中也是包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元素,是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的疾病,是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特別是當人們出現一些炎癥疾病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梅菜來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目的。
當時,從大陸各地來的華人數以千計,初來乍到,水土不服,皮膚過敏,頭昏腦脹;屢屢服藥仍未奏效。萬般無奈,只好朝北焚香,遙請大陸祖先保佑。因為記掛祖先,肖鵬想到過番時從大陸帶來的梅菜。
他想用家鄉的梅菜煮水沖涼,說不定能除去異鄉病呢!肖鵬一試,果然靈驗,沖涼后渾身輕松,精神爽快!原來故鄉物產成分與人有某種似血緣般的感應,梅菜果有清熱解毒除煩之藥用價值。經肖鵬現身說法,各地僑民紛紛前來索取測梅菜煮水沖涼,僑民們終于戰勝了初來的不適應癥,同時也意識到來自唐山家鄉的梅菜是南洋僑民必備之寶。
不僅是珍貴佳肴,且是保健祛病之神菜。眾僑民便開展集資,并推選肖鵬為商會會長,每年回國采購梅菜。在春節后梅菜上市季節,僑民紛紛爭相購買,家家必備。來自祖國的嶺南特產“惠州梅菜”,從此在南洋名聲鵲起。
梅菜是廣東惠州的特產,又稱為“惠州貢菜”。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晾曬、腌制、曬制、精選、漂鹽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等菜肴,在惠州以矮陂為中心的鄉鎮,梅菜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年產量超過10萬噸。
于1995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梅菜之鄉”的美譽,在矮陂鎮有近四百年的種植歷史,并于2004年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惠州梅菜”原產地標記的評審。梅菜與芥菜屬同一種類,外形相似,因其對氣候的要求較嚴,一般只在秋后入冬時分種植,收成后用鹽經特別的工藝腌制而成,是國內少有的一個蔬菜品種之一。腌制好的梅菜外觀黃中帶青,有少量鹽分淅出,手感柔軟,有濃郁的梅菜沉香味道,清脆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