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歸脾湯
人參歸脾湯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方,這種藥方是可以用來治療特別多種的疾病,在發生后就可以達到清熱解毒,還可以治療胸痛的毛病,而且里面還可以當中加入一些甘草,干姜和白術等,這些中藥材放在一起就可以使得藥用價值變得更加高,一天只需要服用三次即可,不能夠服用過量。
《金匱要略》
【處方】人參 甘草干姜白術 各三兩
【功能與主治】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用法與用量】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備注】即《傷寒論》理中湯,尚有理中丸:藥物組成及劑量與本方同,僅劑型不同。
《奇效良方》
【處方】人參、川芎、枳殼(麩炒)、芍藥、防風、細辛、附子(炮.去皮臍)、甘草(炙)、桂心,各半兩;桔梗(炒)、茯神(去木)、木香,各一分。
【功能與主治】治風厥,志意不樂,身背疼痛,多驚善欠噫氣。
【用法與用量】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藥物組成】人參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出汗)1分,干姜(炮)1兩,阿魏(酒浸,去砂石,面和作餅,炙)3分。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方劑主治】寒瘧胸滿。
【用法用量】上為粗末。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藥物組成】人參2兩,桑根白皮(銼,炒)2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知母1兩,枇杷葉(拭去毛,炙)1兩,黃連(去須,微炒)1兩,葛根(銼)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地骨皮1兩,淡竹根1兩。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方劑主治】消渴,發作有時,心脾有熱,飲水無度。
【制備方法】上銼細,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附 注】方中“淡竹根”,《普濟方》作“淡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