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月光餅的做法

月光餅其實在材料上面是非常的簡單,正是因為如此也是會使得他們做法方面更加的簡單一些,不會有任何的難度,只是很多人們在和面的時候都是沒有掌握好其中的要領,使得自己和面和的不是很好,做出來的面團就不會那么的勁道,可能就會影響到月光餅在吃起來的時候整體的口感。

月光餅材料極之簡單,只是白砂糖與面粉,外表似足 炒米餅,入口慢慢溶化,味道似 云片糕。可是臺灣的月光餅其實是 番薯餅(又稱 地瓜餅),以地瓜或芋頭代替棗泥、 豆沙作主要材料。作家琦君曾在《煙愁》〈月光餅〉一文中描述過月光餅:“月光餅做的很薄,當中夾一層稀少的紅糖,面上灑著密密的芝麻。供過月亮之后,拿下來在平底鍋里一烤,扳開來吃,真是又香又脆。”

原料配方:

江米粉、糖粉、綿白糖、飴糖、香油、桂花精、熟面

制作方法:

1.加工江米粉:把江米洗凈,摻拌砂制成熟江米,不能有生硬米心和變色的糊米粒。然后過籮,除盡砂子,進行磨粉。磨好的江米粉一般要貯藏半年左右(叫做陳化),以使江米粉吸潮,去其燥性,以達到制品松軟爽口的要求。

2.潤糖:把糖粉、綿白糖、飴糖、香油、桂花精放在缸內加水攪拌。攪拌均勻叫做潤糖。經12小時待糖粉充分溶化后,即可使用。

3.調粉:取適量經過陳化的江米粉與潤好的糖混合攪拌,使其發絨柔軟,叫做調粉。

4.裝潢:稱取給量的調粉放在鋁模內鋪平,用壓糕機壓平,用刀將模內粉坯切成4條,再用“銅奈”在表面壓平,連同糕模放入熱水鍋內燉制,燉時要注意氣溫與火候,一般氣溫在20℃以下時,火力要小,如在20℃以上,則火力要旺些,避免米粉發脹,同時還要注意鍋內水溫,鍋里的水要始終保持微開狀態,使糕防止含水過多。約經1.5~2分鐘,糕粉遇熱氣而粘性增強,糕坯成形即可出鍋。

5.冷卻、分條:取出鋁模,把燉好的糕坯扣在做案臺上,糕坯條子緊貼在鋁模的那一面是面,因吸水充分而光滑滋潤;另一面是底,雖平整但不如面部滋潤,稍加冷卻即把糕坯條面對面的擺好繼續冷卻。

6.裝屜回鍋:把糕坯條面對面、底對底地立放在專用木屜里,然后入鍋急火蒸約5分鐘即可。注意往屜里放置糕坯條時,應使面與面的間隔空隙小些,底與底的間隔空隙大些,以使底部在回鍋時充分吸水,增加其光潤和滋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