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牙齦暴露怎么辦

牙齦暴露怎么辦?生活中,一些人牙齦暴露的情況比較嚴重,出現這種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先天性的因素,還有可能是因為牙齦萎縮,主要是由一些外部刺激引起的。為了去除外部刺激,例如牙結石,牙菌斑等,需要采用脫敏治療,或者可以選擇做根管治療。

疾病防治

由于牙齦退縮均伴有下方牙槽骨的吸收因此牙齦一旦發生退縮除了少數患牙可以通過膜齦手術覆蓋部分暴露的根面外絕大部分的牙齦退縮很難再生恢復到原有的高度因此應注意預防避免出現牙齦退縮。

少量均勻的牙齦退縮一般無癥狀不需要處理。

如牙齦退縮持續進展應該查明病因消除治病因素(例如改變刷牙習慣調整正畸力量改正不良修復體等)避免牙齦退縮進一步加重。

另外還應對牙齦退縮的并發病變對癥治療:根面敏感的患牙要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攝入過冷過熱的食物刷牙用溫水等)同時使用脫敏牙膏脫敏;少數癥狀嚴重影響進食者可用氟化鈉糊劑(或%氟化鈉溶液)局部涂布含氟礦化液含漱等水平食物嵌塞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要注重及時清潔可以使用牙線牙簽清潔牙齒鄰面;形成根面齲的患牙要及時充填治療。

牙根外露原因

首先,牙齒的根部并不是直接長在牙槽骨(牙床)上的,它們之間墊著一層厚厚的牙齦組織,這部份牙齦被現代口腔醫學稱為“牙周組織”(或許叫內牙齦會更形象),牙周組織及牙槽骨又被外圍的牙齦緊緊包裹住。因此說,牙齒和牙槽骨的結合,其實是一種關節關系,屬于人體中的微動關節(活動范圍微小),因此即使牢固健康的牙齒,用手觸碰也會有輕微活動的感覺。

牙槽骨基本依賴包裹它的牙齦組織來供養,當牙齦老化萎縮后,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日趨下降,牙槽骨也就隨之萎縮變短,口腔醫學稱為“骨吸收現象”。牙齦萎縮導致這一“微動關節”的包裹維系強度降低,牙齒開始松動,同時牙槽骨被吸收,使牙齒根基變淺,牙齒變長,隨著骨吸收現象的日趨加劇,牙齒自然也就脫落了。

另一方面,牙齦萎縮后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緊緊包裹牙根,結果導致牙周組織(內牙齦)也被暴露出來,口腔中的各種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及牙結石直接侵襲牙周組織引發牙周炎。牙周炎又會反過來加劇牙齦萎縮,加速牙槽骨被吸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其結果不僅是摧毀牙齦、毀滅牙齒,更嚴重的是威脅身體健康,由于目前口腔醫學上認為牙齦萎縮無法逆轉,因此牙周炎無法根治,所以它才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總而言之,牙根外露和牙齦萎縮后出現的牙槽骨吸收是有莫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