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腫瘤
未分化腫瘤這個概念人們是非常模糊,其實這也是分為很多種類,這種疾病還是比較復雜,在發生后患者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疾病癥狀,不過一般只要是在早期就控制住疾病發展的患者都是不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也是不會有惡變的可能,但是中晚期的患者就可能是沒有辦法再去徹底康復。
這類腫瘤的發化成熟程度高,其組織結構、細胞形態、硬度、顏色等均與其發源的正常組織相似。腫瘤生長慢,一般具有包膜。常見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纖維瘤:瘤組織內的膠原纖維排成束狀,互相編織,纖維間含有纖維細胞,外觀呈結節狀,與周圍組織分界明顯,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常見于四肢及軀干的皮下。此瘤生長緩慢,手術摘除后不再復發。
2)脂肪瘤:好發于背、肩、頸及四肢近端的皮下組織,外觀為扁圓形或分葉狀,有包膜,質地柔軟,色淡黃,有正常的脂肪組織的油膩感。鏡下結構與正常脂肪組織的區別在于脂肪瘤有包膜。瘤組織分葉大小不規則,并有不均等的纖維組織間隔存在。脂肪瘤一般無明顯癥狀,但也有引起局部疼痛癥狀者,很少惡變,手術易切除。
3)脈管瘤:可分為血管瘤、淋巴管瘤。其中以血管瘤最為常見。多為先天性發生,所以常見于兒童。血管瘤全身都可發生,但以皮膚最為常見。血管瘤可分為毛細血管瘤(由增生的毛細血管構成)、海綿狀血管瘤(由擴張的血竇構成)及混合性血管瘤(即兩種改變并存)。海綿狀血管瘤肉眼觀為地圖狀邊界清楚的無包膜紫紅色病損,呈浸潤性生長。
在皮膚或粘膜可呈突起的鮮紅腫塊,或呈暗紅色或紫紅色腫塊,壓之退色。淋巴管瘤由增生的淋巴管構成,內含淋巴液。淋巴管呈囊性擴張并互相融合,內含大量淋巴液,稱為囊性水瘤,此瘤多見于小兒。
4)平滑肌瘤:常見于子宮、胃腸。瘤組織由形態比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細胞組成。細胞排列成束狀、互相編織,核呈長桿狀,兩端鈍圓,核分裂像少見。
5)骨瘤:常見于頭面骨及下頜骨,也可累及四肢骨。鏡下可見骨瘤由成熟的骨質組成,但失去其正常的骨質結構和排列方向。
6)軟骨瘤:分為外生性軟骨瘤和內生性軟骨瘤。鏡下可見腫瘤由成熟的透明軟骨組成,呈不規則的分葉狀。切面呈淡藍色或銀白色,半透明,可有鈣化和囊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