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心難受睡不著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熬夜,到了晚上容易睡不著,心里想的事情比較多,長時間就會造成心悸心慌,這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在睡覺前一個小時做一些體育運動。使身體多出一些汗,這樣不僅會排出體內的毒素,也會加快入睡時間。一定要根據情況排解心中的壓力。
心悸是中醫病證名,是因外感或內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心臟常見病證。
也可作為臨床多種病證的癥狀表現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證等。
西醫學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過早搏動、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經官能癥等,凡以心悸為主要臨床表現時,均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1.體虛久病
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勞欲過度,氣血陰陽虧虛,以致心失所養,發為心悸。
2.飲食勞倦
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蘊熱化火生痰,或傷脾滋生痰濁,痰火擾心而致心悸。勞倦太過傷脾,或久坐臥傷氣,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虛少,心失所養,神不潛藏,而發為心悸。
3.七情所傷
平素心虛膽怯,突遇驚恐或情懷不適,悲哀過極,憂思不解等七情擾動,忤犯心神,心神動搖,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證日久,復感外邪,內舍于心,痹阻心脈,心之氣血運行受阻,發為心悸;或風寒濕熱之邪,由血脈內侵于心,耗傷心之氣血陰陽,亦可引起心悸。如溫病、疫毒均可灼傷營陰,心失所養而發為心悸。或邪毒內擾心神,心神不安,也可發為心悸,如春溫、風溫、暑溫、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見心悸。
5.藥物中毒
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損害心氣,甚則損傷心質,引起心悸,如附子、烏頭,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當用藥過量或不當時,均能引發心動悸、脈結代一類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