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發燒38度5

寶寶發燒到38度5就會讓新手媽媽們覺得特別的害怕,其實這是很常見,也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癥狀,很多的寶寶在發育的時候都是會出現發燒的跡象,在發生后家長們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物理方法來幫他們改善發燒的程度,可以用溫水輕輕地擦拭他們的身子,這是可以達到降溫效果。

發熱是由于發熱激活物作用于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并入腦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

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后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并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

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并把FUO歸于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

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

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

②體溫多次>38.3℃;

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后仍不能確診。

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癥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