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體內有炎癥的表現

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會比成年人更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寶寶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問題。寶寶的身體又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從而出現相關炎癥,例如咽喉炎、腸胃炎等。當寶寶身體出現炎癥之后,就需要家長們的仔細觀察,才能夠有效避免炎癥導致更壞的后果。因此寶寶體內有炎癥有哪些表現?

寶寶身體有炎癥的表現:

1.食欲不振,口水變多

如果孩子突然變得不愛吃東西了,而且口水變多,睡覺時常常哭鬧。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消化不好出現了胃食管反流,由于孩子的各個器官都很脆弱,在受到刺激后,就容易引發炎癥,導致咽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因此,除了要治療孩子的咽炎,還要調整孩子的腸胃,比如,不要讓孩子空腹喝奶,多吃促消化的食物,多喝小米山藥粥,若是孩子存在稀水樣大便,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鋅。

2. 便秘、小便發黃

孩子出現便秘、小便發黃、口舌生瘡,這些都是老人口中“上火”的表現,實際上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從而引起病毒、細菌感染炎癥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喝水,注意補充維生素C,可以緩解外源性的刺激,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便秘的情況下,可以輔助按摩的方式,比如,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

3. 口腔里有異味

沒有養娃之前,根本不會將“口臭”和孩子聯系起來,實際上,很多寶寶都容易出現口臭的癥狀,這主要和口腔內細菌繁殖,造成齲齒以及胃腸功能不好有關。

針對齲齒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護理。比如,減少孩子的攝糖量,睡前避免喝奶,吃完東西及時漱口,避免食物殘渣敗解殘余在口腔,滋生細菌。

腸胃功能不好的情況下,①減少孩子攝入肉類等不好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②注意保暖,防止腸胃受涼。③適當的戶外運動,不僅能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還能提高免疫力,讓娃少生病。

春季寶寶吃什么對腸胃好?

一、魚肉糊

食材:草魚50克,鹽1克,淀粉2克。

制作:

1、將魚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內,加入鹽煮熟,撈出。

2、除去魚骨刺和皮,將魚肉放入碗內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淀粉用水調勻后倒入鍋內,煮至糊狀,盛出晾溫即成喂食。

功效: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對嬰兒生長發育、骨骼生長、健腦益智、視力維護等有很好作用,適宜4-6個月嬰兒添加輔食選用。

二、山藥蓮子粥

食材:山藥50克左右,蓮子20~30克。

制作:

1、每天取適量的新鮮山藥和蓮子給寶寶煲粥喝,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一起吃下去。

2、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要盡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喂養。

功效:此粥可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