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疾是什么病
肝疾其實是屬于一種中醫方面認定的疾病,在發生后自然而然是需要使用中醫的治療方法,而其他的方法雖說是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特別是對于一些氣血兩虧的患者就更加應該要注意使用中藥材來改善,讓自己的身體抵抗能力更加好,從而起到治療肝疾這種疾病的作用。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常見證型有:①乳食壅滯型疳積。證見精神煩躁,夜寐不安 ,納呆,腹脹形瘦,腹痛,磨牙,毛發稀疏,手足心熱,大便泄穢,小便混濁,舌苔厚膩,脈滑數。治宜消積導滯,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
②脾虛失榮型疳積。證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發稀,厭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膩,脈濡。治宜益氣理脾,方用肥兒丸等。
③氣血兩虧型疳積。證見精神萎靡,睡時露睛,食欲不振,便秘或泄瀉完谷不化,面色清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溫,啼哭無力,口唇干燥,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治宜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方用人參養榮湯等。
疳積是疳癥和積滯的總稱。疳癥是指由喂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育的病癥,相當于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癥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的說法。
對于疳證的“疳”的兩種解釋:其一為“疳”就是“甘”,這是因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過食甘而致。這是從某個側面,對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其二是“疳”有“干”的含義,這是因為本病會出現消瘦、干癟、氣血津液不足等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