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體液占人體體重的多少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含有體液的,不同的人所含的體液也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人的體液是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體液對于我們維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人體的體液在平時是很容易流失的,因此是需要及時補充體液的,體液占人體體重的多少呢?

體液占人體體重的多少?

正常人的體液總量占體重的60%,細胞內液占體重的 40%、細胞外液占體重的20%,包括血漿和細胞間液等。

體液容量流失

體液容量減少因攝水過少及/或失水過多,超過機體生理調節能力所致的體液明顯減少的現象,即脫水。人體每日通過肺、皮膚的蒸發,汗液、尿及糞的排泄分泌丟失體液,并通過飲食來補充所丟失的水分。體液正常容量的維持,尚需通過機體的生理調節。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①渴感。下視丘腦有口渴中樞,血容量明顯減少或體液滲透壓增高,均可使口渴中樞興奮,引起渴感,促使飲水以恢復體液容量。

②尿量的調節。體液容量減少可促使腦垂體后葉釋放抗利尿激素(ADH)至血循環,ADH促進腎集合管對水的回吸收,使尿量減少,以保留體液容量。但水的出量超出生理調節,即可引起體液容量減少。

病因有兩個方面:

①攝水過少。例如在沙漠中得不到飲水,頻繁嘔吐攝水困難,或意識障礙不能表達口渴。

②失水過多。由消化道丟失水分最為常見,如嘔吐、腹瀉、胃腸引流等。其次是由腎丟失,見于利尿藥、脫水藥應用,尿崩癥、糖尿病、失鹽性腎病等。多汗偶可引起體液減少。脫水早期表現口渴,口粘膜干燥及尿量減少,尿濃縮。較重者可表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差,在嬰兒可見前囟凹陷。血容量減少時表現心率增快,血壓偏低,面色蒼白,四肢涼,脈搏細弱。體液容量嚴重不足可致精神萎靡、嗜睡、煩躁、無尿,甚至昏迷、驚厥。體重減少能較精確地反映體液容量減少的程度。如嬰兒失水占體重5%以下為輕度容量減少,5~10%為中度,10~12%為重度。成人失水占體重5%以上,已為較重脫水。治療方法主要為液體療法。

體液生理調節

體液調節就是機體某些細胞產生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借助于血液循環的運輸,到達全身各器官組織或某一器官組織,從而引起這器官組織的某些特殊的反應。許多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各種激素,就是借體液循環的通路對機體的功能進行調節的。例如,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能調節組織、細胞的糖與脂肪的新陳代謝,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內環境血糖濃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穩定,主要依靠這種體液調節。有些內分泌細胞可以直接感受內環境中某種理化因素的變化,直接作出相應的反應。例如,當血鈣離子濃度降低時,甲狀旁腺細胞能直接感受這種變化,促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轉而導致骨中的鈣釋放入血,使血鈣離子的濃度回升,保持了內環境的穩態。也有些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在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是神經調節的一個傳出環節,是反射傳出道路的延伸。這種情況可稱為神經-體液調節。例如,腎上腺髓質接受感神經的支配,當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時,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共同參與機體的調節。

除激素外,某些組織、細胞產生的一些化學物質,雖不能隨血液到身體其他部位起調節作用,但可在局部組織液內擴散,改變鄰近組織細胞的活動。這種調節可看作是局部性體液調節,或稱為旁分泌(paracrine)調節。

神經調節的一般特點是比較迅速而精確,體液調節的一般特點是比較緩慢、持久而彌散,兩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調節更趨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