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大是怎么回事
通過相關的實踐研究證明,甲狀腺腫大問題的產生和患者的飲食有密切關系。如果一位患者經常吃淀粉含量較高的食物或者飲用碳酸飲料的話,就會增加患上甲狀腺腫大疾病的可能性。患上甲狀腺腫大之后,患者的正常新陳代謝功能會受到嚴重危害,并且也會讓身體中的激素分泌降低。對于甲狀腺患者來說就需要認識到甲狀腺的引發病因,才能對癥下藥。
(一)結節性甲狀腺腫發病原因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遺傳、放射、免疫、地理環境因素、致甲狀腺腫因素、碘缺乏、化學物質刺激及內分泌變化等多方面綜合刺激所致。
致甲狀腺腫物質包括某些食物、藥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環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區有甲狀腺腫伴結節性甲狀腺腫流行;放射性損傷可以致癌,但應用131Ⅰ治療后數十年經驗與統計證明,放射性131Ⅰ治療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尤其是遠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TGA及TMA檢測中發現有54.7%的陽性率,單結節陽性率為16.9%。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有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導致甲狀腺腫代償性增生過度。環境中缺少硒、氟、鈣、氯及鎂等微量元素的攝入等。總之,結節性甲狀腺腫發病機制比較復雜,目前仍不確切,有待研究。
(二)結節性甲狀腺腫發病機制
近年來涉及甲狀腺組織新生物腫瘤基因突變因素也有密切關系。有人提出“觸發因子-促進因子”理論,系由于甲狀腺本身在致甲狀腺腫物質與放射性損傷或致癌物質促進下,引起患者甲狀腺組織細胞內DNA性質變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質基因突變,不斷發展變化,可導致甲狀腺組織增生,甚至癌變。早期未發生自主性功能變化以前,經過治療可獲良效,增生的甲狀腺結節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結節形成或發生其他變化,則用藥物治療難以取效,必須手術切除結節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