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身體濕氣過重 春季祛濕必備13種食物

“濕氣”是中醫的一種說法,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在中醫看來它是致人生病的一大原因,可聽上去這么虛空的一個概念,如何能準確地判斷出自己是否存在濕氣過重的問題呢?

首先,身體濕氣過重時,人的外形會發生變化,身體會變得水中,尤其是下肢,常常出現浮腫的問題;再者,人的舌苔也會因此加重加深,出現發黃黏膩的情況;排便時,排泄物也會變得黏膩不堪,出現粘附在馬桶壁上的情況;此外,當體濕過重后,人的精神也會變得萎靡不振、昏昏沉沉,尤其是在起床后尤為明顯。

那么,當濕氣過重的問題出現后,應該如何有效地調理呢?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有效地方式。

首先,外寒是這個季節濕氣過重的重要原因,常言道:“外寒化濕”,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給外寒侵入體內以任何機會。

再者,飲食是造成濕氣過重的另一大原因,如果食用了生涼、油膩、高糖等類型的食物,會造成體濕過重的問題。

春季祛濕必備13種食物

1、菌類

菌類也是祛濕好食材。菌類包括各種耳類和菇類:如木耳、銀耳、蘑菇以及竹蓀等。菌類擁有高蛋白、多膳食纖維氨基酸、維生素,多礦物質,同時又無膽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2、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適合患有水腫及淋癥的人士。建議用玉米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須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

3、黑芝麻

黑芝麻性味甘平,能補肝腎、潤五臟、潤燥滑腸。適合肝腎不足、頭發早白、病后體虛等人士,亦治津液不足、腸道燥結等癥。建議用作煲湯或煮成芝麻糊,煮時宜少下糖。

4、山藥

山藥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在歷史上與牛膝、地黃、菊花并稱為“四大懷藥”遠銷海外,并有“四大懷藥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鐵棍為王”之說。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

5、薏仁

如果你覺得自己身體有濕氣,如積液、水腫,濕疹、膿瘍等等與體內濁水有關的問題,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幫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

6、紅豆

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造成水腫虛胖。紅豆含有的石堿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浮腫。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

7、山楂

山楂性味甘、酸、溫,能消滯祛積,活血散淤。適合有噯氣吞酸、腹痛以及高血脂、血淤經閉、痛經、產后淤血腹痛等癥人士。建議用山楂12粒左右打碎加入少許糖煲水代茶。

8、土茯苓

據《本草綱目》記載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新鮮土茯苓既有干土茯苓祛濕解毒的功效,在味道方面又比干土茯苓的更加清鮮。

9、冬瓜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冬瓜除了是我們夏日常食用的蔬菜外,冬瓜皮、冬瓜子還是一種中藥,具有利水化濕的功效。歷代本草記載,冬瓜皮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應該常吃。煮湯效果好,需少加鹽,淡食為佳。

10、扁豆

扁豆被稱之為豆中之王,中醫理論中認為扁豆味甘、入脾胃經,主治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扁豆性溫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和,因此多吃扁豆可以補脾而不滋膩、是一味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的良藥。

不當食用扁豆,導致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烹調扁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徹底的煮熟才能食用。扁豆中含有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呆餓毒素比較的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攝氏度并且持續一段的時間之后,才能破壞。

11、鯉魚

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12、茼蒿

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溫脾開胃、養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于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病癥。所以,雨水節氣調養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13、荷葉

荷葉色青綠,氣芬芳,是傳統藥膳中常選用的原料。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證實,荷葉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其食療范圍進一步擴大。

胖人喝點荷葉粥可以祛濕。先將鮮荷葉用清水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一起熬粥。 

上一篇:春夏換季易出現鼻炎 4個方法巧預防 下一篇:春季過敏性鼻炎高發 吃什么可調理 標簽閱讀:身體濕氣濕氣祛濕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