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是什么癥狀
中醫學上非常講究氣順,因為只有氣順才能夠協調五臟六腑之間的關系,讓五臟六腑正常疏通循環。而氣滯也是在一個人身體上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氣滯主要是指一個人身體中的臟腑經絡之間的運行之氣不通暢。引起氣滯的主要原因和患者的飲食情緒有重大關系,發生氣滯之后又有怎樣的癥狀?
氣滯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郁結而致;亦可因體弱氣虛不運而引起。隨所滯之臟腑經絡而出現不同癥狀。氣滯于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氣滯于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氣滯于肺則肺氣不清,痰多喘咳。氣滯于經絡則該經所過之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或出現與該經有關之癥狀。氣為血帥,氣滯過甚則可引起血瘀。
中醫氣滯血瘀的臨床表現有:心悸、心胸憋悶作痛、痛引肩背內壁,時作時止、痛如針刺。就是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或是心肌梗死。
如果嚴重的氣滯的不到治療就會有血瘀的危險,那么氣滯血瘀癥狀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血瘀體質常見的癥狀主項:平素面色晦暗,皮膚偏暗或色素覺著,容易出現瘀斑、歇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質暗有點、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象細澀或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