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肉下奶
哺乳期間產婦的奶水對小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所以哺乳期間奶水充足直接決定著寶寶的健康成長。雖然大部分的產婦奶水都十分充足,但是也需要通過飲食來起到下奶的目的。因為使用藥物下來的話,或多或少都會對奶水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什么肉制品對下奶有幫助作用?
吃什么肉下奶
1、鯽魚燉木瓜
食材:鯽魚1條,木瓜半個,紅棗10顆,適量的姜片、料酒、味精和鹽
做法:把鯽魚的鱗刮去,然后去鰓,開膛后把內臟也清理干凈,并且把腹內的黑膜撕去;木瓜去皮后切成塊狀,把紅棗棗核去除并清洗干凈備用;取鍋倒入適量的油,將油燒熱以后再放入姜片將其煸炒出香味,然后把鯽魚放入稍微地煎炸一下,把腥味去除;另外再準備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油燒熱以后,再加入水將其燒開然后把鯽魚放入;接著再放入木瓜、紅棗和料酒,燒開以后改小火繼續煲煮2小時,最后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2、歸芪鯽魚湯
食材:鯽魚半斤,當歸10g,黃芪15g
做法:把鯽魚清洗干凈,并將其內臟和魚鱗都去除;然后把清理干凈的鯽魚和當歸、黃芪一起放入水中同煮即可。
3、蝦米粥
食材:蝦米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粳米如常法加水煮粥,粥煮至半熟時,加入洗凈的蝦米,米湯稠時即可食用。
功效:粥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中醫認為,本粥補腎壯陽,益精通乳,產后奶水不多者宜經常食用。
4、山甲燉母雞
食材:老母雞1只、穿山甲60克,蔥、姜、蒜、五香粉、精鹽等適量。
制作方法:母雞去毛及內臟,穿山甲砸成小塊,填入雞腹內。入鍋,加水及調味料,燉至肉爛脫骨即可食用。
功效:穿山甲性味咸涼,通經下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亦言其迅速也”。雞肉營養豐富,性味甘溫平,既補氣,又補血。
5、炒黃花豬腰
食材:豬腎(腰子)500克、黃花菜50克、淀粉、姜、蔥、蒜、味精、白糖、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將豬腎一剖為二,剔去筋膜腺體備用。鍋燒熱后,放植成熱時,放蔥、姜、蒜入鍋煸香,再放入腰花爆炒片刻,至豬腰變色熟透時,加黃花菜、鹽、糖再炒片刻,加淀粉勾芡推勻,最后加味精即成。
功效:中醫理論,豬腎性味咸平,主治腎虛腰痛,身面水腫。黃花菜性味甘平,能補虛下奶,利尿消腫。另外,黃花菜根亦有催乳作用。本藥膳適合于腎虛導致的奶水不多。
6、王不留行燉豬蹄
食材:豬蹄3~4個、王不留行12克、調味料若干。
制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用紗布包裹,和洗凈的豬蹄一起放進鍋內,加水及調味料煮爛即可食用。
功效:豬蹄性味甘咸平,常用以治療乳汁不足。加上王不留行,對哺乳期奶水不多的媽媽具有良好的療效。
寶媽們這片吃什么肉下奶的食譜是不是很實用呢?我們一定要對癥下料的去做飲食。吃什么就補什么,通過健康的飲食來調理身體才是最科學健康的。我建議大家可以學會用飲食來調理身體。飲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通過飲食來調理身體是最健康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