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氣中醫辨證

腳氣是一種困擾著很多人的健康問題。出現腳氣之后,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因為腳氣的傳染性還是比較強的,如果腳氣沒有及時控制住的話,這種疾病也很可能會傳染給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其他人。而腳氣的治療方法中,就有中醫治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腳氣的中醫辯證治療方法!

一、干腳氣

干腳氣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因素體陰虛內熱,濕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及營血,筋脈失養,證見足脛無力,麻木酸痛,攣急,腳不腫而日見枯瘦,飲食減少,小便熱赤,舌紅,脈弦數等。

治療:治宜宣壅化溫,和營清熱,用加味蒼柏散或生干地黃丸等方。

二、濕腳氣

濕腳氣為腳氣病之一。指腳膝浮腫之腳氣病。水濕之邪感受于下,經絡不得宣通而致病。證見足脛腫、麻木而重,腿膝軟弱,小便不利,脈濡緩,苔白膩;或有在脛前生臁瘡者。

通治法:治宜宣壅逐濕為大法,用雞鳴散加減,或選用除濕湯、檳榔散、加味二妙丸加減。濕熱偏勝者,證見口渴溺赤,脈濡數、苔黃膩,治以宣通清利化濕法,用防己飲加減。

三、濕腳氣的辨證分治

1、濕熱腳氣證:主要癥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其治當清熱燥濕,溫化止癢。可選用苦參礬石湯,既可內服又可外洗。

2、寒濕腳氣證:主要癥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不溫,甚至腳趾腫脹,舌淡,苔白,脈沉。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肆虐肌膚營衛,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病理病證。其治當散寒除濕,溫化止癢。可選用雞鳴散,本方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3、淤血寒毒證:主要癥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疼痛,或浸淫流膿血水,腳趾顏色暗紫,或癢痛,或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質暗,苔薄,脈沉。病變證機是淤血內阻,淤血與寒毒相結而浸淫肆虐,以此而變生為淤血寒毒病理病證。其治當活血化瘀,散寒解毒。可選用桂苓烏頭湯,本方既可內服又可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