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一歲多寶寶經常發燒

寶寶在小的時候是最容易發燒的,因為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的身體非常的嬌弱,而且他們在生病的時候,身體內容易產生炎癥,這些炎癥就會導致身體發燒,發燒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很可能會引起小兒腦膜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退燒,很可能會損傷寶寶的大腦,那么一歲多寶寶經常發燒該怎么辦呢?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于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藥,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后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于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癥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癥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癥(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寶寶發燒了嗎?

寶寶到底有沒有發燒,粗略來說,使用耳溫槍測量后的體溫,高于攝氏37.5度時,就表示寶寶身體不適了,此時家長們必須注意寶寶是否有什么癥狀;若體溫到達38度以上,就表示寶寶真的發燒了。 寶寶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燒,但精神狀況還是很好,則不用急著馬上帶寶寶就醫,可以在家先行照顧,不需給寶寶吃退燒藥,只需提供流質的食物與水份,依寶寶所出現的癥狀判斷發燒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電話諮詢相關單位。若寶寶向家長們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體溫高于39度時,再考慮給寶寶吃退燒藥,但吃完退燒藥后,不論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醫治療,否則一般38度左右的發燒,不用采取退燒措施,讓寶寶自然痊愈,反而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